海市蜃楼形成原因是什么,出现海市蜃楼为什么会死人?

2021-07-03 13:07 52684 移动版
海市蜃楼的意思是平静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那么海市蜃楼形成原因是什么呢?海市蜃楼为什么会死人?海市蜃楼出现古代人是什么意思?

海市蜃楼形成原因

在平静无风的海面航行或在海边了望,往往会看到空中映现出远方船舶、岛屿或城廓楼台的影像;在沙漠旅行的人有时也会突然发现,在遥远的沙漠里有一片湖水,湖畔树影摇曳,令人向往。可是当大风一起,这些景象突然消逝了。原来这是一种幻景,通称海市蜃楼,或简称蜃景。

海市蜃楼形成原因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要解答这个问题,得先从光的折射谈起。当光线在同一密度的均匀介质内进行的时候,光的速度不变,它以直线的方向前进,可是当光线倾斜地由这一介质进入另一密度不同的介质时,光的速度就会发生改变,进行的方向也发生曲折,这种现象叫做折射。

当你用一根直杆倾斜地插入水中时,可以看到杆在水下部分与它露在水上的部分好象折断的一般,这就是光线折射所成的,有人曾利用装置,使光线从水里投射到水和空气的交界面上,就可以看到光线在这个交界面上分两部分:一部分反射到水里,一部分折射到空气中去。

如果转动水中的那面镜子,使投向交界面的光线更倾斜一些,那么光线在空气中的折射现象就会显得更厉害些。当投向交界面的光线如左下图所示的情况时,光线就全部反射到水里,再没有折射到空气中去的光线了。这样的现象叫做全反射。

海市蜃楼形成原因

空气本身并不是一个均匀的介质,在一般情况下,它的密度是随高度的增大而递减的,高度越高,密度越小。当光线穿过不同高度的空气层时,总会引起一些折射,但这种折射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已经习惯了,所以不觉得有什么异样。  

在夏季,白昼海水湿度比较低,特别是有冷水流经过的海面,水温更低,下层空气受水温更低,下层空气受水温影响,较上层空气为冷,出现下冷上暖的反常现象(正常情况是下暖上凉,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左右)。下层空气本来就因气压较高,密度较大,现在再加上气温又较上层为低,密度就显得特别大,因此空气层下密上稀的差别异常显著。

海市蜃楼为什么会死人?

海市蜃楼极少出现,不过每一次的出现都会给人带来巨大的震撼。现今科学已经证明,所谓的海市蜃楼,不过是光学反射的一种自然现象,并非什么超自然事件,不过呢在古代,因为科技并不发达,就会流传着出现海市蜃楼,天下必乱,或者说就要有人要倒霉的说法。

比如商朝的最后一个帝王——商纣王,就因为看到海市蜃楼中,有美女洗澡的香艳场景,之后就开始疯狂搜罗美女,导致后来妲己出现,周朝兴起覆灭商朝,所以很多人都认为海市蜃楼是不祥征兆。

古人说海市蜃楼会死人,其实也是有说法的,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大多会在沙漠区域和海边看到海市蜃楼,海边倒还好,而在沙漠中,水资源匮乏,人们在沙漠中行走,经常会因为缺水而昏迷,就有可能看到所谓的海市蜃楼,能活下来者少之又少,有幸活下来的人就会把海市蜃楼当做凶兆,所以就渐渐流传下了看到海市蜃楼会死人的说法。

上面的配图是近日出现在上海东方明珠的海市蜃楼场景,现场聚集了很多的人,大家都被这突然到来的场景给震惊了,纷纷拍照留恋。有些人把这当做是好运的体现,有些人则认为海市蜃楼是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体现。

海市蜃楼出现古代人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发生很多次海市蜃楼奇景,而最为神奇的当属1988年的海市蜃楼,许多游客目睹了这一奇景,表示将终生难忘。按照常理来讲,如果海市蜃楼真是光的折射造成的话,它所展现的场景是有原型存在的,而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找到了这次海市蜃楼的原型。更为诡异的是,还有人声称在里面看到了古装人,这更为这次自然现象增添了神秘色彩。

海市蜃楼大部分都源于附近的景色,并未见过有古人,当然古人能见到古人。海市蜃楼是折射出来的,不会时空穿越这是肯定的。如果海市中出现的古人是真正的古代先民,则说明时空隧道的弯曲在低速世界里也可以实现,这是严重违反爱因斯坦相对论理论的。海市蜃楼看到的必然是现实存在的事物,不会出现古代或者未来的事物。人大脑处理信息时候会联想,如果海市蜃楼是某处古建筑,那大脑可能会把某些人形物脑补为古人。

海市蜃楼属于光学自然现象,是平行时间、空间的在另一个地方的反射,所以海市蜃楼并不是另一个世界,海市蜃楼出现古代人在科学角度上不算成立,看到海市蜃楼会死人这个说话还有待考证。总之,这样一种稀罕而唯美的自然现象,能看到已是珍贵,不要妄加猜测。

相关文件推荐

海市蜃楼为什么可怕?海市蜃楼可以看到古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