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5米!
117大厦核心筒结构封顶
创新工作室
成为大厦“拔高”源动力
昨天上午,位于天津滨海高新区的中建三局天津117大厦项目一片繁忙景象,117大厦项目执行总经理侯玉杰告诉记者,目前大厦核心筒结构已达到596.5米,核心筒结构封顶在即,项目获得了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科技进步奖、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而这些成果的背后,有一个建筑科技创新研发基地作为支撑,那就是以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侯玉杰命名的中建三局首批示范性劳模(职工)创新工作室——侯玉杰创新工作室。
走进创新工作室,管理组的技术人员正在针对117大厦所使用的通道塔运输效率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在侯玉杰创新工作室展示区,记者看到,墙上挂满了117大厦2013年、2014年的科技创新工作计划和总结以及2015年的工作计划,展桌上摆放着数十份发表在核心期刊的工程论文和项目团队编写的创新管理手册,展柜里摆放着10余个科技创新的展品模型。侯玉杰介绍,这些都是模型的原型,现在正在为大厦的建设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都是工作室团队独立摸索、自主研发的新技术。说起他们的功用,侯玉杰如数家珍。
故事一:创新来自“改一改”
在展示区转角处的一个模型前,侯玉杰详细向记者讲述了关于它的故事。它的学名叫做“一种可维持深基坑降水井抽水的自动控制系统”,基坑施工期间,基坑内有600多口降水井在工作。当井底部的水被抽干后,如果没来得及停电,潜水泵就会因空转而烧毁。上百名工人每天不断地拆泵修泵,不仅浪费了大量财力,而且影响降水效果。根据这一情况,工作室成员深入现场调研,多次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大家提出了“自动控制断电”的思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工作室立即着手沿着这个方向去解决问题,经过几天的设计,一个利用连通器和继电器原理的水泵自动抽水控制器诞生。控制器可以实现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时自动切断水泵电源,水位超过该水位以后水泵自动启动,既可以保证抽水效果,又可保证水泵不会烧坏,又能节省大量人工和维修费用。控制器经过试验成功后,整个施工期间节约成本数百万元,此项技术也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