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在布道
这个信经后经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圣公会议修改,成为后世大多数教会所公认并接受的《尼西亚信经》。此外,会议还制订了肯定主教制,按帝国行省划分教区,加强帝国政权对教会的控制等条规,废除了当年耶稣在死前立下的逾越节,并确定以每年春分后第一次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天为复活节。
君士坦丁一世多次出席会议。最后,何西乌建议以该撒利亚主教、教会历史家优西比乌所提出的《尼西亚信经》为基础,形成了决议,对耶稣是人还是神进行最后解释,决议认为:“圣子(耶稣)与圣父(上帝)同质(都是神)”。
耶稣的故事:
公元前一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民在罗马帝国的黑暗统治下,过着悲惨的生活。他们多次举行暴动、起义,但都被残酷地镇压了。他们觉得悲观、失望、苦闷,前途渺茫。这时他们希望有个救世主能够来到人间,把他们拯救出苦海。原来,巴勒斯坦地区的人民有自己的宗教——犹太教。他们有自己信奉的上帝耶和华。
他们相信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出来的:第一天创造天、地,分开白天和黑夜;第二天创造了空气和水;第三天创造树木、水果等植物;第四天创造了日月星辰;第五天创造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走的各种动物;第六天上帝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第七天上帝休息了。上帝看到他创造的人类苦难太多,准备派他的儿子——救世主耶稣到人间,把人类从苦海中救出,引导他们到幸福快乐的天堂。基督教正是在吸收了犹太教的某些教义后而逐渐形成的。
耶稣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也是基督教徒所信奉的救世主。关于他的出生,有这样的传说:
耶稣的母亲玛丽亚年轻时和一个叫约瑟的年轻人订了婚,但还没结婚,她就怀孕了。这给约瑟带来了极大的苦恼,他想解除这个婚约。一天晚上,他在梦中见一位天神从天上飘然而下,对他说;“约瑟,你放心娶玛丽亚吧,是圣神授给她怀孕的。她怀的是上帝的儿子,叫耶稣。他会把人类从罪恶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让他来拯救世界。”
约瑟醒来后,遵照天神的嘱咐,娶了玛丽亚。
在公元元年的一天,约瑟和玛丽亚到耶路撒冷城。当时夜又黑又冷,他们找不到合适的住宿地,只好借住在一个马棚里。玛丽亚这天夜里就在马棚的马槽里生下一个男孩。约瑟给他取名耶稣。耶稣出生的那天,天上有颗明亮的星星落到耶路撒冷,有几个东方博士看到后,高兴地叫道:“救世主基督降生到人间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