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尼西亚神学会议:耶稣究竟是人还是神?

2020-07-01 11:35 37769 移动版

  耶稣是人还是神?这是一个历史上就还悬而未决的问题,在基督教合法化后,君士坦丁大帝召开了一次尼西亚神学会议,主要讨论的就是耶稣是人还是神的问题,而到了最后的结果,耶稣是人还是神呢?

  公元4世纪,基督教虽然取得合法地位,但教内并不太平。君士坦丁大帝的米兰敕令宣布基督教合法化以后,出现的问题是基督教中教派林立,对教义的解释因人而异,争论不休。

  于是君士坦丁大帝决定召开一次神学辩论会来统一认识,这就是早期基督教史上著名的尼西亚神学会议。

  尼西亚会议辩论的最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关于耶稣的神性问题——耶稣是人还是神?

  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因为犹太教认为宇宙间只有唯一神——上帝存在。而罗马的密特拉教认为,除了上帝宇宙中还有许多神存在。

  基督教是耶稣传布的宗教。那么耶稣是人还是神?以及圣母玛利亚是人还是神?如果耶稣只是凡身,那么他是否真正的救世主?基督教本身的神性何在呢?

耶稣在受刑

  第一次尼西亚会议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召开,按罗马元老院的形式组织大会的进行。君士坦丁一世身穿耀眼的金边紫袍进场,恭敬地坐在主教们后,作为会议的观察者。教会历史家优西比乌在会议开始时宣读会议祝辞。亚历山大宗主教亚历山大一世与西班牙的奥塞思主教先后主持了会议的讨论。罗马教会亦委派两位教士出席会议。

  会议主要是解决亚历山大教会中,耶稣与天父关系理解上的分歧:耶稣是否与天父同为神灵?

  亚历山大教会内一方的主教认为耶稣与天父同质,另一方(阿里乌教派)则认为耶稣是人类。

  君士坦丁宣布基督教为合法信仰后,却仍然继续支持和扶植已传遍帝国全境的罗马密特拉(太阳神)教。

  为平息围绕信仰问题发生的纷争,亲自召开约有300名主教参加的会议,解决长期陷于纷争的神学和教会体制问题;以使基督教教义世俗化,并有助于巩固帝国统一。

  会议由皇帝的宗教事务顾问西班牙柯都伐主教何西乌主持。议题中心是密特拉(太阳)神和基督教合二为一。围绕三位一体中的神父与神子的关系。会上发生两派,对耶稣是人还是神进行了辩解。,以主张“父先于子,子为被造而次于父”的阿里乌为一方,以坚持“父子同质,子为道成肉身”的亚大纳西为另一方,展开复杂激烈的论争。

  这场争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新罗马帝国内部各民族以及各地方势力间的矛盾。君士坦丁一世对神学问题并无兴趣,因而想以妥协办法来平息争论一切利于帝国的统治。最后,根据何西乌的建议,以该撒利亚主教、教会史家犹西比乌所提出的信经为基础,添上父子“同质”一词,由皇帝施加压力强行通过一个决议——《尼西亚决议》,作为正统基督教教义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