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海域不幸的成为了台风的制造工厂,它温暖的水流每年可以制造30起致命的风暴。1944年12月的那场风暴只是其中之一。
这些巨大的船舰是按照能抵御最坏情况的标准制造的,按理说仅凭一场台风并不能击沉它们。对吨位超出航空母舰的德拜夏尔号来说,更应是如此。1980年9月,当它驶入龙三角海域,恰好是每年台风最肆虐的时候。
在九月九日上午10点19分,这艘船的船长报告着德拜夏尔号的情况:它现在正在同每小时100公里的风速和9米高的大浪作斗争。但是船长对此并不担心。他自信的认为,像德拜夏尔号这样巨大,并且设计精良的船,对付这种天气毫无问题。他通过广播告诉人们:他们会迟一些到达港口,但是最多不过几天而已。然而,这艘巨大的德拜夏尔号却消失得无影无踪。自信的船长怎么会犯下如此悲剧性的错误呢?难道答案就这样永远地被埋在海浪底下了吗?
毋庸置疑,这里是世界上最接近死亡,最为神秘的海域之一。龙三角已经挫败了一次试图揭开失踪的德拜夏尔号之谜的行动。当探险小组现在开始传送海底可疑的岩石图片时,他们丢失了声纳扫描仪器。探险小组将发起一项挽救行动——不顾一切的试图取回声纳扫描装置并确认水下的目标。
小组准备投放更加现代化的操作工具——水下机器人,这项任务将挑战它的极限。被送入海平面以下后,究竟水下机器人的钛金属结构能否承受它所遇到的冲击压力?
维系这个高科技水下作业装置与舰船联系的,只是一些细小的电缆。一旦4公里的水下发生状况,海面上没有任何人能够解决。甲板上笼罩着紧张而焦虑的气氛,所有人都不知道如此地付出,会不会换来一点点收获,就在最后的时间里。水下机器人突然搜寻到了一条线索,那是一堆发光铁矿石,而铁矿石正是当年德拜夏尔号沉船时所装载的物资。
他们一直所向往的时刻终于来到了。最终,证据还是表明巨轮并非简单的消失,至少在谜团背后有一个我们可能找到的答案。
德拜夏尔号的残骸终于在它沉没14年之后被找到了。那么,究竟是什么灾祸把它打入海底的呢?探险队的发现帮助了海事专家,使他们能够将遭遇厄运船只的最后瞬间复原起来。
德拜夏尔号遇上了台风,无法逃脱。并且飓风所造成的海浪波长与船身长度几乎相等,所以当下降到波谷,船身随即又会被推入下一波巨浪。随后,一波又一波的巨浪完全困住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