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金粉修补瓷器的“金缮”师、游乐园鬼屋里专门吓人的“吓人师”、酒店试睡员,在这些从业者的父辈眼里,他们的工作可能顶多算是“小打小闹”,算不得一个职业。在当下的中国,只要有一个好想法再加一个敢干的心,没什么不能成为职业。这些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的“脑洞大开”,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奇思妙想职业的大门,看完这些从业人的故事,我们不禁感叹,原来工作还可以这么好玩!不过话说回来,年轻何尝不是一种资本?择业又有什么不可能?图为2015年7月9日,杭州,王姗从事金缮不足两年,一次她看到一本拍卖行的画册,上面有一只金缮过的小瓶,瓶子上的金线一下子抓住了她。因为大学学习的是综合材料,对漆艺有所了解的王姗开始了金缮的学习和制作。
【“金缮”师】金缮源于日本,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以金修缮”,有点类似于传统的锔瓷,都是修复陶瓷器的方法。不同于锔瓷用铜钉将两片瓷片钉住,金缮是用天然大漆来粘合瓷器的碎片或填充缺口,再将表面敷以金粉或贴上金箔。虽然名字里有个金字,但是金缮的主角其实是大漆,就是人工割取的天然漆树汁液,棕褐色。根据所修补器物的材质不同,往大漆里添的东西也不一样,王姗最常用的是糯米粉,也会用瓦灰。在王姗看来,金缮和做人一样。一件器物流传得久了,难免磕碰,碎裂之后通过金缮修补,又成了一件独一无二美器。每个人也都不完美,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总会受伤,而正是这些伤痕塑造了现在的你。
【鬼屋吓人师】“吓人师”,这是一个近年来才出现的全新职业,90后的龚倩从事的就是这个工作。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一个恐怖鬼屋吓唬那些前来游玩的顾客,虽然工作恐怖,但被人们称作“小倩”的她,私下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萌妹子”。小倩说,自己当初选择这个工作就是因为,觉得它很新奇,加上吓人也算是帮别人放松减压。淡到以后的想法,小倩说自己最大的梦想就是,能过自己的努力开一家属于自己的恐怖鬼屋。
【奢侈品缝补师】2015年2月9日,杭州,董怀利坐在武林银泰门口缝补奢侈品,因为手艺好,所以回头客很多。做织补之前要先研究衣服的纹路、布料经纬线、颜色等。平纹收费30元,斜纹收费40元,反纹收费60元。一般绿豆大小的洞需要用黄豆大小的面积来织补,这样才能牢靠。织补利用的都是衣服本身的裁边修补。按照行内说法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小董说他织补过几百块的羊毛衫,也织补过上万的LV、阿玛尼等奢侈品品牌的衣服。织补费用最高的是一条LV的裤子。那条裤子的裤裆裂了,补裤裆花了他三天时间,一共收了1000元。迪奥、杰尼亚等奢侈品品牌的员工服也经常拿到他这里修补。小董说,自己承诺,补过的地方,一年内绝不会再破。
【汉服设计师】长沙女孩龙佳言,先前看了一部关于汉服的宣传片便爱上了古代服装,在阅读了大量汉服的书籍及资料图片后,她拿着打零工攒下的钱,到布市买了布料和裁衣工具,开始捣鼓起来。没多久,她穿着自己花140多元缝制的汉服大大方方出了门,但学做汉服一直被家人认为是不务正业。2013年10月,龙佳言开起了自己的汉服工作室。从古书中学习汉服的式样,自己裁剪,设计“更时髦”、“有现代元素”的汉服。在她的工作室,有齐腰襦裙、齐胸襦裙、汉服褙子等各种形式的汉服,吸引了一拨拨前来欣赏和选购的市民。好些汉服爱好者告诉记者,他们喜欢在传统节日举办汉服活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及传统礼仪。图为龙佳言穿着自己“作品”外出,她坦言不惧怕路人异样的眼光。
【“气球时装”设计师】今年25岁的湖北襄阳小伙熊世杰,原本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工作,收入稳定。2012年7月,熊世杰在上网中无意发现,“气球造型艺术”这个时尚名词,“爱玩”的他对此独有情衷,随后就报名到武汉参加了气球服装制作培训。这年10月他学成归来,毅然辞职,在家中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熊世杰的气球时装市场前景美好。在襄阳,他制作的气球衣服、长裙等,市场价一件少则几百元、多则上千元,价值可观。在一些如生日、婚礼等宴会上及商业推销活动中,各种造型美轮美奂的气球时装穿在身上,非常吸引眼球。有人看来,气球服装在好多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属于一项冷门产业,只能玩玩而已。熊世杰则认为,他喜欢气球造型服装,将作为自己的创业门路,定能在市场上觅到好商机。
【网络主播】小雪,山西太原人,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她,现在是一名职业网络游戏女主播。小雪说,做网络游戏主播她很少迟到,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小雪会跳一段舞蹈表示抱歉。网络主播这个行业,在山西太原相对来说并不多见。“我是通过一款语音软件主播比赛报名通过成为一名职业网络主播的。在北上广等地这个行业非常发达,从业者收入不菲,咱这儿可能要弱一些。在太原,这个行业收入水平也就是两三千元的样子,”小雪说,“最近网上不少信息说网络主播能一夜致富,但其实只是大家将这个新生职业价值夸张放大了,任何工作都得通过自己辛勤的努力,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