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实际上,毛泽东娶江青为妻,还有政治上更深层次的考虑。政治家的任何行为都有政治意图,婚姻历来是提升形象、拓展外交的一种重要手段,蒋介石与宋美龄就是如此。毛泽东一向重视文艺的政治作用,娶个“艺术家”老婆对自己将来的政治说不定会大有帮助的。
1938年的延安,毛泽东刚刚确立了在党中央的地位,但还只是处于“一隅”,极需打破封锁,得到外界,特别是文艺界的支援,需要“让世界了解延安”,这时的贺子珍表现得颇“不识大体”,忘记了史沫特莱当时对延安是多么重要,为了一个女翻译与毛泽东大闹,并于1937年负气出走,使毛泽东非常下不了台。这时王明又回来了,对毛泽东不能说没有威胁。来自大上海的江青,虽然在圈内只是个“三流角色”,但在延安是有一定份量的,“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大家都把她当明星看”,娶了江青,会起到“马骨变出千里马”的效应,吸引更多的文艺青年投奔延安,打破国统区对共产党的污蔑,展示延安开放、包容的形象,使国统区的文艺界能更友善地看待延安。
更重要的是,江青具有政治才能,这可能是毛泽东娶她的最主要原因,否则政治局也不会有“约法三章”。她自己曾说“主席说我在政治上对他有帮助,贺子珍没有。”刚建国后,江青在莫斯科一次宴会上见到斯大林,三十五岁的江青不慌不忙地说:“我举杯,为斯大林敬酒,斯大林同志的健康就是我们的幸福!”据说斯大林非常高兴,可见,江青善于恰到好处地“献媚”,有政治人物长袖善舞的天赋。早在五十年代,江青的触角就伸到了文艺界,她对政治的敏感性是从文艺入手,屡次给毛泽东汇报说“文艺界被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据着”,并得到了毛泽东的首肯;在“无限风光在险峰”的鼓励下,文革中扶摇直上,充当斗倒刘少奇的“旗手”,林彪出逃以前,江青确实是毛泽东忠实的政治伙伴,很好地执行了毛泽东的意图;又将全中国的文艺统一为八个“样板戏”,在今天看来,这是一场实实在在的闹剧、悲剧,但平心而论,人们也不得不承认她的能量超群。
上一篇:国民党汪精卫其人与曲线救国的内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