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为什么叫日军“太君”?日本人都莫名其妙

2020-06-17 14:25 36329 移动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太君,封建时代官员母亲的封号。唐制﹐四品官之妻为郡君﹐五品为县君。其母邑号﹐皆加太君。宋代群臣之母封号有国太夫人﹑郡太夫人﹑郡太君﹑县太君等称。 另外也指仙女。

  但是,在中国大陆有关抗日战争时期的小说和影视剧等文艺作品中,侵华日军被汉奸奉承称呼为“太君”。为什么这样叫?侵华日军里也没什么官员的母亲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据有人考证,太君一词纯粹是中国人发明出来。而日本人对此也莫名其妙为何会这么称呼。综合各方观点,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1、“太君”可能是旧日本军衔“大将”(taishou)的音译。

  也可能是“大君”(taikun)的音译,意为强大将军(shougun)。

  2、也可能是对于1939年日本陆军大队长(大尉,tai-i)军衔的音译,太君就是大尉先生的意思。

  3.也可能是日语队长(たいちょう,tai-chou)的音译,因为侵华日军编制基本上都是联队、大队、中队、小队,领头的军官都叫“队长”,发音类似“太君”,所以汉奸就直接用太君这个词称呼日军军官。

  4.也可能是大人(たいじん,taijin,对军官的称谓)的音译,从声音上来说最为接近。并且在日本陆军的兵队シナ语(陆军中国语)中有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