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日军四大间谍机关:梅兰竹菊无孔不入

2020-03-28 10:35 35869 移动版

  在日本侵华期间,日军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特务组织如此庞大,其触角伸到各个角落,再加上汪伪的特务机构,势力更加膨胀,气焰更加嚣张。

  日本特务组织属日军参谋本部领导,而各地的特务机构完全由日本特务组织“梅机关”操纵。

  当时,日本军参谋本部派在中国各地的特务、间谍人员,分为四个区,即华南、华北、华中、东北,竟然以梅、兰、竹、菊四个字为代号。梅机关是华中日本特务最高机构的代号。

  梅机关,因该机关选址在上海虹口日本侨民聚集区一座被称为“梅花堂”的小楼里,因此在日本内部被代称为“梅机关”。其负责人日军影佐桢昭少将,1941年调任东北炮兵司令后,由柴山兼四郎中奖继任。主要人员还有犬养健,即时任日本首相犬养毅的三子、清水董三,时任日本大使馆书记官、须贺彦次郎,时任华北日本海军特务部代理部长、西义显,时任“满铁”上海事务所南京支所所长等人。

  早在北洋军阀执政时代甚至更早,日军就在中国境内布置了庞大的间谍网,或以经商为名开设商店、洋行;或以搞慈善事业为掩护,设立医院,或通过亲日派分子介绍男女特务到中国某些社团服务。如江苏镇江南门外的大井弘医院,早在1920年前开设,是个地道的谍报机构。又如有名的川岛芳子,先被派在华北后调到华东从事间谍活动,以拉出国民党特务骨干分子为中心任务,李士群就是一例。

  再如,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国各省的城乡都曾出现过日商任丹广告的招贴画,这就是日军间谍搞的行军路线标志。

  “梅机关”于1939年8月22日成立,地址在上海虹口东体育会路7号。日军占领南京后,“梅机关”就在南京开设训练班,从宪兵队特高科抽调精干人员来受训,这批特务一律着便服,分配到汪伪各级特务机关,监视汪伪汉奸特务们的举止言行。

  汪伪特工总部在上海西郊极司菲尔路76号,即原北洋军阀陈调元私宅,“梅机关”派出了两个班的便衣宪兵驻扎。汪伪特务派人外出绑票、暗杀、抢劫、捕人,都有“梅机关”的便衣人员参加监护和支持。直到1942年汪日联合推行“清乡”活动,以李士群建议,驻特工区、站的“梅机关”特务相继撤走。

  早在1939年5月,当汪精卫从越南的河内回到上海后,开始筹建伪国民政府。日本的军部派出了以影佐祯昭为首的一批军政人员,以上海东体育路7号为据点,谋划支特江精卫成立伪政权的各项活动。8月22日,正式成立了特务机关,影佐祯昭少将担任机关长,其他成员包括来自陆军省、海军省、外务省、兴亚院的代表,并有所谓的民间国会议员、“新闻记者”等30多人。

  当时,汪伪政权设在上海的“特工总部”,原是由汉奸特务丁默邨、李士群为首在1938年直接由日本帝国主义控制成立的一个特工组织,机构原设在上海大西路67号。1939年与汪伪集团合流后,特务组织扩大,人员增多,原址地方太小,遂迁至极司菲尔路76号,以此地作为这个特务机关活动场所。所以,“76号”又成为这个特务机关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