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大捷背后少有人知的历史真相(8)

2020-05-25 16:48 34992 移动版

  从3月23日到4月6日,第200师的参战部队一共摧毁日军坦克和装甲车39辆。加上其他部队摧毁的,整个战役有66辆坦克和装甲车被消灭和俘获。这在当时来说是个巨大的数字。

  从归德前进机场起飞的中国空军第3大队第7(驻孝感机场)、第8(驻信阳机场)驱逐机中队的22架战机也飞临台儿庄上空。

  第7中队长吕天龙(广西航校1期,广西陆川人,南洋归国华侨);

  第8中队长陆光球(广东航校6期,广西田东人);

  大队长是吴汝鎏(广东航校3期,广东新会人)。

  他们原属广西地方空军,李宗仁的老部下,其中不少飞行员都在日本明野陆军飞行学校留过学。抗战开始后,被整编入中央空军。

  两个中队的任务,一是轰炸日军,二是激励中国部队,让他们看到自己国家的飞机。

  但在这一天,轰炸完日军阵地后,吕天龙驾驶着“伊-15”意外发现一架为炮兵提供目标的日本侦察机。

  在台儿庄上空,日本侦察机也发现了吕天龙的座机,慌忙下降。吕天龙一个掉头,俯冲攻击,一顿机枪扫射,先把驾驶员身后的机枪手射杀。

  日军侦察机不时降低高度,以诱使吕天龙座机进入日军地面高炮的攻击领域。但吕天龙飞行技术高超,在日军地面炮火中左躲右藏,紧紧咬住那架日本侦察机不放。

  就这样,中日阵地上空出现激烈的一幕:

  日军侦察机在前面飞逃,中国的战机在后面紧追不舍,低空掠着树梢呼啸而过。最后,吕天龙驾驶战机进入日机身后的视线死角,呈难度非常大的一字线追逐。这下子日军飞行员傻了,慌乱中一头撞在自己的阵地上。

  4月3日,庄外孙连仲司令部。

  参谋们均无睡意,侧耳听着从庄内传出的枪声。

  枪声不是非常密集,但这并不是说战斗不激烈。断断续续的枪声,恰恰道出双方打的是逐屋争夺的巷战。这才是最动人心魄的。打阵地战的话,顶多需要盯着正面,即使敌人侧击或从背后包抄,具体打起来时,面对的仍是正面。巷战就不一样了,你根本不晓得在什么时候在什么位置会有枪口对准你。

  孙连仲一直在抽烟,眼睛已熬得通红。

  池峰城给他打电话,说:“敌人攻势过于猛烈,我军伤亡已十之七八,请准予暂时转移!”

  孙连仲说:“转移?池峰城,你记住,即使你们31师只剩下一个人也要给我顶在那里战斗!你想撤就先拿头来见我!然后我拿头去徐州见司令长官!”

  在此之前,孙连仲曾给李宗仁打过一次电话。

  孙连仲说:“第2集团军伤亡达到了十分之七,敌人也被我们打死众多,可否叫我们到运河南岸休整一下再战?给我这个部队留点种子!”

  李宗仁说:“我与倭寇血战一周,胜利决定于最后5分钟。汤恩伯军团明天中午就可到达庄外,你军必须坚守到明天。明天早晨,我也去台儿庄督战。这是我的命令,如有抗命,立即军法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