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说的情况发生了变化,是指李宗仁叫他立即全军南下台儿庄。此时,孙连仲也给他发了求援的电报。汤恩伯不为所动,最后做出的新计划是:保持对峄县的攻势,牵制一部分敌人,对枣庄方向采取警戒,王仲廉第85军主力仍在抱犊崮山区不动,关麟征第52军慢慢向峄县与台儿庄之间的兰陵镇转进。至于救援部队,他只从关麟征和王仲廉的部队里各抽出一个团,再加上炮兵和骑兵部队,先期赶赴台儿庄。
汤恩伯觉得时机也差不多了,于是下令叫王仲廉的部队在左,关麟征的部队在右,又以右翼为主攻方向,挥师台儿庄外围。面对从后面扑来的汤军团,濑谷支队挤出一个大队进行拦截。但就在这时候,关麟征第52军侧背突然遭到日军袭击,来者正是由临沂南下的第5师团的坂本支队。
濑谷支队当初没能支援临沂,尽管如此,板垣的第5师团还算够意思,暂时停止了对临沂的进攻,前来解救濑谷。当然是奉了第2军司令部的意思。面对新的敌情,关麟征只好下令叫第25师师长张耀明带着戴安澜的一个旅在峄县和台儿庄之间的兰陵镇御敌。
等于说濑谷支队背后出现汤军团,汤军团后面又出现坂本支队,台儿庄战场成了夹心饼干。这时候,对汤恩伯来说,前后都有敌人。日军的两个支队相距已经不到30公里。也就是说,如果他们合击老汤的话,每个支队只需向前推进15公里。
汤恩伯没法不嘀咕一下。此时他不知道台儿庄的濑谷支队到底打成了什么样子,是不是还有力量反扑一口。如果那样的话,处于两面夹击的就是他了。
怎么办?
而台儿庄军情又急,将成玉碎之势。
汤恩伯的军团司令部跟着关麟征的部队行动,他对关麟征说:“我们在两支日军之间,大兵团进行内线作战,可以有胜机,但几个师打内线战斗,则十分不利,必须快刀斩麻。最好的办法是跳出内线,然后对日军进行反包围,这样也可以集中使用火力。”
关麟征说:“这也就意味着台儿庄里的守军要再顶上两天。”
汤恩伯说:“给孙连仲一个成名的机会。如果现在按原计划立即打到台儿庄,前面不能保证全歼濑谷支队,后面同样不能保证堵住坂本支队。再推迟两三天,等濑谷支队筋疲力尽时,可一击而成,取得最大的战果。”
就这样,在4月1日凌晨,汤军团主力没直下台儿庄,而是从濑谷支队和坂本支队中间跳了出去,随后呈弧形,在外线反包围日军,一点点地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