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公且欲使羽与权相持以斗之,驿传权书,使曹仁以弩射示羽。羽犹豫不能去。羽偏军屯偃城。晃到,诡道作都堑,示欲截其后,羽所置偏将烧屯走。晃得偃城,两面连营,稍前,去羽之围三丈所。未攻,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羽围头有屯,又别屯四冢。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与晃对陈。羽与晃宿相爱,遥共语,但说平生,不及军事。须臾,晃下马宣令:“得关云长头,赏金千斤。”羽大惊,谓晃曰:“公明,是何言邪!”晃曰:“此国之事耳。”羽与晃战,不利,退走。晃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羽军既退,舟船犹据沔水,襄阳隔绝不通。
战斗第一阶段,是徐晃击退关羽偏军,采用的是欺骗战术,使关羽军队不战而退,徐晃的表现可谓相当好。而关羽则对于失利没有直接责任,因为战斗是偏将指挥的,最多背个领导责任。
第二阶段:徐晃要解围,关羽要围城打援,先看双方兵力:关羽北伐军初始兵力不大于四万。之前破曹仁,和于禁对峙的拉锯战,会战损数千人。新获于禁三万,至少需要两千人押回江陵。给北上起义军支援,大约两千人,水军人数,不少于一万,照此计算,徐晃发动对关羽总攻时,关羽手里能用的兵力大约25000人。并且这个数字还可能多了。看看徐晃传记载:“羽恐四冢有失,自将步骑五千出战”,堂堂主将亲自增援,竟然只能集结五千步骑出战,说明关羽的兵力就是捉襟见肘。
再看徐晃:初次到前线,于禁大致没到,徐晃的兵力少了是送死,所以其所属兵力应该近万。当然期间有不少新兵就是了。“太祖复还,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两个将军,带的人不会太少,考虑前线吃紧,总共带领近万人支援是靠谱的。最后“太祖前后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一营的兵力,按东汉军制大约一千余人,十二营,不少于一万二千人。合计徐晃总兵力最终在三万人左右,略多于关羽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