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斗争年代,毛泽东曾提出过两个著名的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和“党指挥枪”。这两个论断中有一件共同的东西就是“枪”。可见,毛泽东对枪的作用很早就有了清楚的认识。在革命时期,枪代表着武装力量,代表革命斗争的实力,同时也是革命斗争取得胜利的保证。毛泽东提出的精辟论断显示出他对暴力革命方式的深刻理解。
可是,有一个现象令许多史学家费解:那就是提出如此精道论断的毛泽东本人很少用枪。直到今天,人们也几乎看不到他配枪的影像。仅仅有一张照片是毛泽东握枪的,还是在建国后。没错,就是那张毛泽东1964年观看大比武时瞄准的持枪照。战争年代,将帅们一身戎装、持枪跨马是最常见的“标准照”,指挥千军万马的毛泽东却鲜有这样的“镜头”,难道是毛泽东不喜欢枪?今天我们就探讨一下,毛泽东与枪的故事,寻找其中的答案。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起义部队到农村去开辟革命根据地。
部队向何处去,在哪里站稳脚跟?这是毛泽东一直思考的问题。不久,江西省委的一封来信,给毛泽东带来了曙光。1927年9月26日,毛泽东接到了江西省委的来信,信中说在宁冈地区有一支党的武装——袁文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