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书签名原有12人,实际却有13人,多了谁?(2)

2020-03-17 11:23 33646 移动版

  日本签署投降书的代表有2人。外相重光葵代表天皇和日本政府签字,日本帝国大本营陆军部长兼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代表日军大本营签字。为什么不能一个人全部代表?一则盟军统帅部同意不强令天皇或皇室首相出席签字,日方没有合适的一个人;二则日本整个战争期间军部常常不受政府制约,当时各地战场还有不少日军没有完全停止军事行动,军方签字意义重大;三则美国事先提供有三份文件草案与日本洽降,一份是必须现场签字的《投降书》,另为天皇代拟的《投降诏书》和为日本军部代拟的《投降总命令第1号》则需要日方确认后向盟军递交公布。此《投降诏书》不同于8月15号“玉音放送”的彼《终战诏书》,虽然均钤天皇玉玺,那措辞是迥然有别的。《投降总命令第1号》则与盟军统帅部的《第1号命令》相对应。

  美国签署投降书的代表也有2人。驻日盟军最高司令麦克阿瑟上将是杜鲁门总统指定的受降代表,因为美军内部陆海军的荣誉平衡,变通后则由麦帅代表盟军签字,另由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尼米兹上将代表美军签字。这个平衡变通是著名的故事,对内对外也很合适。

  从中国起,每个国家一个代表签字。中国是军令部长徐永昌上将,英国是弗雷泽海军上将,苏联是杰烈维扬科中将、澳大利亚是布莱梅陆军上将,加拿大是科斯格罗夫陆军上校,法国是勒克莱尔陆军上将,荷兰是赫尔弗里奇海军上将,新西兰是伊西特空军少将。

  值得一说的是,加拿大科斯格罗夫陆军上校军衔最低,但因他是外交官,责任大,地位高,尚无不可,但他却犯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错误。而苏联的杰烈维扬科中将,只是一个寂寂无闻的集团军参谋长,职务最低,极不协调,显然斯大林不愿意派出高级别的统帅来为美国人大出风头的场合捧场。杰烈维扬科在日期间的另一特殊使命是考察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情况供苏联研究原子弹参考,他疑似因此遭核辐射而染疾,1954年即去世,才活50岁。

  签字完成,仪式已结束。查验文件的日本外务省的加濑俊一突然叫起来,说签错字了。原来,加拿大科斯格罗夫上校在签日本那份投降书时看跳位置,空了一行,错签在法国代表的地方,后面的没有发现,依次错签,最后的新西兰只好签在了页边上。麦克阿瑟心想五大国没错,你那一份将就对付吧,但连投降书也要认真的日本人坚持不接受,认为有损文件的合法性,无法向天皇和政府交差。无可奈何,麦克阿瑟只好命令一直协助主持仪式的参谋长萨瑟兰中将把错误分别对应划改正确,并签上了他那多出来的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