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24日,地处上海外滩的中央银行和汉口路的中国银行一开门,便有成千上万的市民如潮水般涌进来。这些情绪失控的市民为挤进银行不顾一切地争抢、冲撞、踩踏,结果酿成挤死7人、伤57人的惨案。而这起惨剧的发生仅仅是因为被国民政府斥为“谣言”的一篇报道。
这篇报道的作者是英文《字林西报》的记者乔治·瓦因。1948年12月1日,乔治住在紧挨着中国银行的华懋饭店。午夜过后,他扶窗东望,从昏暗的路灯下发现中国银行的侧门(今滇池路74号)及圆明园路口,有挑夫模样的人:或两人担一箱,或一人挑两箱,从滇池路走向轮船,一艘500吨级的海关缉私舰也正停靠在黄浦江边。新闻记者乔治凭着专业的直觉,推断挑夫挑的体积小而沉重的担子里必定是贵重的黄金。于是,他立刻拟定并发出如下电讯:“……中国的全部黄金正在用传统的方式——苦力运走……”次日,英国报纸就刊登了这条新闻。路透社也发布以下新闻:国民党政府央行偷运黄金。香港的《华商报》12月3日及其他报纸也都转载了这条消息。
消息见报后,举国震惊。本来蒋经国在上海“打虎”以闹剧收场之后的金圆券就已经江河日下,发行仅半年就已贬值到五百分之一。此消息一出,金圆券更是如雪崩似地狂贬,完全失控。上海更是人心惶惶,没过几天就出现了前文所述的“黄金挤兑惨案”。
乔治·瓦因或许没意识到这则报道捅了一个多大的娄子。当局一面“辟谣”,一面抓捕“造谣者”。乔治很快被抓捕、速审速决判处死刑。幸亏其夫人赶紧托香港外国记者协会主席直接找到蒋介石求情,才获释放。
1948年12月24日,上海市民争兑黄金发生惨案。图为银行一开门,排队市民如潮水般涌入,秩序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