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原因,使得裕仁在二战当中是有实权的,他自始至终参与了重大决策。但天皇做得比较隐蔽的是,他一般不表态,就算表态也是很含糊地表态,避免得罪军部或者内阁的任何一方人。比如偷袭珍珠港,最后拍板时,裕仁引用了他祖父明治天皇的一句话:“我视四海为兄弟,为何波涛如此汹涌?”这个其实就是暗示可以偷袭珍珠港。
美国人一直以为东条英机是珍珠港事件的元凶,一定要弄死他,却不知道,最终拍板的就是裕仁。
在侵华上,裕仁也是参与其中的。比如1937年的“八一二事变”,裕仁派松井石根为上海派遣军司令,还与之详谈了上海作战计划。最后向中国增兵以及追加军费等决定都是裕仁做出来的。
所以说,裕仁是参与了战争的。他理当受到审判,可为啥又没审他呢?
这要从当时各大国的态度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