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抗日历史上十大传奇的女间谍(16)

2019-10-18 09:14 5746 移动版

  深入虎穴

  1946年4月中旬,陈修良脱去军装,换上旗袍,从淮北南下。她与丈夫兼上级的沙文汉分手时,不觉脱口吟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沙文汉也口占一首七绝相赠:“男儿一世事横行,巾帼岂无翻海穷鲸?欲得虎子须入穴,虎穴如今是金陵。”

  在镇江火车站乘上了上海至南京的火车,陈修良看到窗外渐渐移近的钟山,不禁感慨万端,她想起了1931年4月在南京牺牲的青年导师、中共五大中委恽代英及曾任江苏省委组织部长、1932年7月在南京牺牲的黄励,还有前任中共南京地下市委书记孙津川、恽雨棠,共青团市委书记史砚芬……他们都为党献出了生命,不禁默咏起恽代英那首豪迈的诗:“浪迹江湖忆旧游,故人生死个千秋,已摈忧患寻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在地下党员马文林护送下,陈修良安全进入了“虎穴”南京,挑起了地下市委书记的重担。开始,她住在地下党员朱启銮家,后来以“姑妈”的身份,搬到中正路武学园3号一对地下党员的夫妻家中,就在这里指挥起南京的地下斗争来。那时内战已经爆发,情报工作特别重要,有一次,一位地下党员告诉陈修良,他有个亲戚是军统人员,近来把一包军用密码放在自己家中的箱子里,不知这包密码有没有用,陈修良一听,立刻嘱咐他设法取来看看,那位同志很顺利地将密码取出,原来是一包绝密的电台密码,陈修良立即抄了一封送往上级,结果中央回电嘉奖:在军事上起了重大作用。

  在陈修良领导下,南京市委又根据党的“把人民爱国民主运动大大向前推进”的方针,利用各种合法机会,发动学生和市民掀起“反饥饿”、“反内战”争取民主权利和言论自由的请愿、示威、罢课、游行的斗争。特别是“五·二○”运动,政治影响极大,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

  1949年1月,由于内部出现叛徒,陈修良又一次搬到中华路85弄内,其公开身份是华得电料行大股东,直到南京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