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幕后看春晚:四个分会场是怎么建起来的

2020-06-19 01:04 37846 移动版

  实行主、分会场演播形式是今年春晚的一大创新。泉州会场巨船扬帆,西安会场歌舞豪迈,广州会场机器人翩翩起舞,呼伦贝尔会场蒙古包内外激情洋溢。春晚的工作人员是如何把日常的风景,搭建成适合电视直播的春晚舞台的呢?

  泉州:钢筋铁骨铸宝船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分会场的主舞台上,最显眼的就是一艘巨大的帆船。伴随着高亢的船工号子,海峡两岸人民开渔、捕鱼的一幕幕劳动场景得到了艺术化的再现,让人感受到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的温情主题。为了将大船做得尽善尽美,泉州分会场的舞美负责人周珏和他的同事到处寻找造型,还多次跑去博物馆征询意见。

  泉州分会场的舞美负责人周珏:“有一种叫福船,那是更久更久远的,我们最后选择了郑和宝船,这样更有代表性,代表当时的一种开放。走向海洋的一个象征。”

  最后,他们选定了体量更大、造型更具张力的郑和宝船。由于这艘大船不仅仅是舞台布景,还是舞蹈演员们的表演舞台,船身用钢筋铸造,非常结实,就连桅杆都选用了钢管。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了这艘巨船的建造过程。随着时间推移,雄伟的古代商船渐渐成型,终于在春晚当天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