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的土耳其旅 匕首如大刀让盟军害怕(3)

2020-02-20 16:57 9635 移动版

  在坚持继续前进的过程中,随着朝鲜半岛渐渐变宽,沃克的队伍也拉得越来越开。他们越往北走,所要控制的地盘就越大。他的战斗序列包括由美军第二十四师、英军第二十六旅和南朝鲜第一师组成的美第一军;由美军第二师.第二十五师和土耳其第一旅组成的美第九军;南朝鲜第六、第七和第八师以及陆军预备役的第一骑兵师。

  沃克用兵非常谨慎。情报机构也竭力去获取一些有关中国军队的兵力及其动向的切合实际的评估。在西线,在沃克的第九军前方集结的是中国第四野战军的第八兵团,包括 18个步兵师,至少 18万的兵力。在东线,与美第一军对峙的是中国第三野战军的第九兵团,有 12个步兵师,约 12万人。中国军队总兵力约 30万,另外还有北朝鲜人民军的 12个师、约 6.5万的兵力。在联合国军后方作战的约4万游击队也使这支队伍的力量更加壮大。

  中国军队使用最原始的方法成功调动了大量部队。他们靠牲畜和背扛运送供给,不受简陋公路的限制。他们没有卡车或其他机械化装备可以享受,在陆地上徒步跋涉,因而享有更大的机动性。而另一方面,联合国军却拘泥于基础路面,非要靠改善现有的公路来运送部队和装备。工兵连打前阵,竭力设法使公路能够让坦克和车辆通过。

  对联合国和美国极为不利的另一个差异在于对交通线、二战思维和战术的依赖和固守上。中国军队要求士兵随身背上至少6天所需的全部食品。他们的干粮是压缩的熟米饭和豆腐以及其他食用时同样不需要加工或加热的食品。后来发现的中国士兵的日记里讲到,由于这些极为有限的口粮,饥饿阵阵袭来。然而,同样是在使联合国军束手无策的刺骨寒风里和恶劣地形上,他们却实现了自己的作战目标。

  中国军队通常在夜间行军,平均每天至少18英里,连续行军约18天。白天,他们就隐蔽在崎岖的山地。只有侦察小分队可在白天活动。这种禁令极为严格,任何人违反隐蔽命令,军官都有权将其击毙。中国军队的许多运动战术都与一个半世纪之前拿破仑所使用的战术有相似之处。

  出击不利

  11月 19日,美军第二十五师于早上六点离开开城,是夜两点左右宿营在矿业城镇军隅里。次日,未配备卡车、基本上是个步兵部队的土耳其旅被派遣编入军隅里的第九军后备队。21日,该旅接到命令与美军二十五师一同北上。22日,他们完成了在指定区域压制北朝鲜巡逻队的任务。

  在与美国同伴一同前进时,土耳其旅被命令与第九军右翼的美军第二师建立联系,并掩护该师的右翼和后方。这时;该旅得到消息,在德川西北部有中国军队的一个团,但关于中国军队和驻守德川的南朝鲜军的详细情况并没有告诉他们,怕影响他们的士气。

  11月26日,中国军队向美第一军和第九军发起猛烈反击,气势骇人。土耳其士兵受命保护联合国军的右翼。该旅第一营被用派来的卡车运送到军隅里以东15英里、距德川约一半路程的瓦院。由于派来的车辆不够多,卸下一营之后,才能再返回来接二营,于是,土耳其旅的一些部队便开始步行。各种各样的命令、与前令相反的命令以及乱七八糟的传令使得整个局面乱作一团,难以明辨。

  土耳其旅受命封锁公路,并夺取云兴里。后来,在解释当时的混乱局面时,亚兹吉写道“根本没有时间把我部运送到云兴里,并在天黑之前将其部署到位。另外,美军推测我们的敌人应该在新兴里,但实际上,他们距离美军要求我们防守的战线太近了。我部在到达指定位置之前受到突然袭击的可能性太大了。”

  正如亚兹吉明确指出的,土耳其旅处境不妙。他们不得不向东南撤退。这一撤退进一步暴露了土耳其旅自己的东翼以及美第二师的东翼。亚兹吉命令部下紧接着向东北方向的瓦院运动。土耳其旅此时已经与美军失去了联系。因此,亚兹吉担负起指挥任务。部队到达瓦院后,在没有坦克掩护的情况下,亚兹吉命令土军徒步向德川发起了进攻。

  美军第二师的空中侦察发现成千上万的中国部队正在朝德川方向运动,判定那就是他们将要攻打的地方。但实际上,中国在整条战线上发起了反攻。

  不管怎样土耳其旅己经实现了一个目标,他们牵制住了敌人。 中国军队数次要夺取土耳其旅的阵地,伤亡较大;每次进攻都被土耳其旅击退。

  土耳其旅被孤立在零度以下的气温里。夜里,中国军队使用鼓号、口哨、长笛.牧羊笛和钹制造出阵阵噪声,又喊又说又笑地对他们进行了连续密集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