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张成义,字宜斋,1898年生于河北省正定县西塔子口村一个农民家庭。正定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秦朝名将赵佗、三国名将赵云、北宋名将高怀德均出于此。张成义早年弃笔从戎,1919年任陆军第4混成旅10团第1营第3连司务长;1924年任第10团3营9连连长;1926年任第10旅第20团2营营长。他因机敏过人、勇猛善战,在而立之年的1928年即升为独立第11旅第20团团长,1931年又调任第35军第210旅419团团长。
张成义有兄弟5人,他排行老大,二弟也是军人,在他当连长时就阵亡了。全家主要靠张成义接济。张成义经历了直奉战争、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等连年的征战,目睹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他痛感国家积贫积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技和教育的落后,所以在戎马倥偬中不忘叮嘱孩子们好好读书。他虽粗犷豪放,但并非一介武夫,内心十分细腻,与妻子感情甚笃。
1933年3月,长城抗战打响,虽经两个多月的浴血奋战,终不能抵挡日寇精锐武器的猛烈进攻,全线失利。5月下旬,华北军第59军奉命在怀柔牛栏山一带阻击日寇,掩护西线主力撤退,保护古都北平安全。张成义所部419团担负第一线左翼御敌任务,以“近战狠打”的战术,英勇抗击日寇第8师团主力部队铃木旅团和川原旅团,给敌人以重大杀伤,狠狠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直至中日双方达成停战协议才奉令撤退,成为长城战役“最后有力的光荣一战”。
1936年8月,日寇方面唆使伪军进犯绥东,绥远抗战爆发。1936年11月,继红格尔图战役胜利之后,晋绥军总指挥、绥远省主席傅作义将军决定奇袭百灵庙,拔除日寇侵绥的战略据点,消除来自绥北的重大威胁。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时任35军211旅419团团长的张成义被列为“中央纵队”,担负攻打百灵庙最艰巨的主攻任务——突破东南山口要隘。张成义不辱使命,率部雪夜奔袭360余里,冒着伪军的猛烈炮火,突破敌人数道重兵把守的防线,率先攻入庙内,全歼守敌,取得了著名的百灵庙大捷。张成义因其赫赫战功获颁六等云麾勋章,被誉为“收复百灵庙勋将”,其肖像和事迹刊登在天津《大公报》等报刊上,成为举国敬仰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