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公方彬(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所副所长)
北京某高校一副教授关于刘胡兰牺牲过程的另类解读的博客文章和网民的留言,再一次把我们的视点吸引到“什么是英雄的本质、谁是真的英雄、如何去尊敬英雄”上来。
诚然,我们强调精神世界的圣洁与凝重,并非制造一个图腾,强调尊重历史,并不是把历史凝固和僵化,再不允许回顾和思考,而是反对学者放弃对更有价值命题探究,把视点和过多的精力放到猎奇与事件的枝节末梢;反对一些人在“平民化”的旗号下,以打破矗立于我们心灵中的精神雕像为乐事,认为只有摧毁一切圣洁与凝重,才会找到自我。
一段时间来,一个个长驻人们心中的英雄形象被摧残乃至打碎,一些人在获得短暂刺激后,精神变得愈加空虚,这在一定意义上恰恰是导致社会上一些出现信仰失重、行为失规、道德失范、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毕竟,一个民族的复兴,一个大国的崛起,并不仅仅表现于社会的现代化,还需要文化的现代化,不仅需要宽容多元,还需要在多元中塑造主流精神和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