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5种神秘粒子:飘忽不定的变色龙粒子(2)

2020-04-13 14:36 3634 移动版

  如果“超对称性”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可能有超过一打粒子“养在深闺人未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因为该理论认为,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已经发现的每个粒子都拥有一个与其对应的隐藏着的质量更大的超级“伙伴”粒子。

  标准模型认为,存在着两类基本粒子:玻色子和费米子。玻色子是粒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使者,传递这种相互作用力,包括胶子和引力子等;而费米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载体,包括夸克子、电子和“幽灵般”的中微子等。

  根据超对称性理论,每种费米子都同一种玻色子配对,反之亦然。因此,胶子会有超胶子、W粒子会有超W粒子、光子会有超光子分别来与之配对;依此类推,希格斯粒子会有一个名为“超希格斯粒子”的粒子来与之配对。

  理论总是很美好,然而,不幸的是,对超对称性理论的拥趸来说,迄今为止,LHC还没有发现任何上述神秘粒子的“蛛丝马迹”。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数学物理学家彼得·沃特就曾经指出,这或许表明,这些粒子很可能只是传说,或许根本就不存在,超对称性理论可能存在错误。

  超对称性理论的另一个缺陷在于,大约存在着105个“自由参数”,这意味着物理学家们并没有很好地限定新发现粒子的尺寸和能量范围,所以,他们对于在何处以及如何找到这些粒子自然也是一头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