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诸葛亮用人之弊 挥泪斩马谡(6)

2019-06-12 15:16 8453 移动版

 

  我们该如何来评价诸葛亮这次的“违众意,而提拔马谡”呢?我觉得不能只从诸葛亮用人唯亲这一个观点出发,而更应该结合当时蜀国的具体国情来分析。我们试想,如果诸葛亮不把马谡用为第一主将,而让他作为魏延、吴壹这样久经沙场的大将的副将、参军;如果马谡不“违亮节度”,又或者能听从副将王平的规劝,结果又会是怎么样呢?诸葛亮的这次安排,我认为决不仅仅是从私情的角度来决定的,而更能反映了诸葛亮对今后蜀国后备人材培养的焦急心情。但是诸葛亮在这次选人的问题上,确实犯有严重的错误。也正是这个原因,蜀军的第一次北伐,在形势一片大好的局面下,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对于这一点,诸葛亮确实是难辞其咎的。而且,由于这次所犯的错误,诸葛亮在以后的工作中,始终要小心谨慎,国事政事,不分巨细,事事操心,公事私事,事事过问,唯恐出现什么弊漏。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恐他人不尽心耳”。但实际上,我认为他是怕再重蹈马谡的覆折,怕别人做不好事情。就这样,诸葛亮越是不敢放手给其他人去做,其他人就越是得不到锻炼;越是其他人得不到锻炼,诸葛亮就越是不敢放手给其他人去做。就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蜀国的后备人材就显得越来越匮乏。等到诸葛亮死后,这样做的后遗症就愈发暴露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