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守陵宫女如何伺候死去的皇帝

2020-05-09 09:31 6757 移动版

  把守陵作为制度始于西汉,不仅皇帝死后要命令那么多宫女去陪着他,有时候皇后、太后单独下葬,也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守陵宫女。

  西汉初年,吕后妒恨刘邦的宠妃,在高祖驾崩之后,吕后便把那些没有生育子嗣的嫔妃打发到陵园去居住。汉武帝后宫人数膨胀,他死后,守陵的嫔妃宫女人数更多。西汉成帝的妃子班婕妤,为了避免遭受赵飞燕姐妹的加害,主动到长信宫侍奉太后以求避祸。在成帝死后,班婕妤就到陵园守陵至死,死后葬入陵园。

  西汉的皇后获罪被废,也被送到陵园。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在成帝暴亡之后过了几年被废,遣往延陵守陵,她不堪受辱,于是自杀。东汉皇帝驾崩,“诸园贵人”即随“大行皇帝”灵柩迁徙陵园。所谓“诸园贵人”,《汉书·安帝纪》注云:“谓宫人无子,守陵园者也。”因为没有子嗣被安排去守陵的宫女就叫“诸园贵人”。而所谓“无子”者,可能根本就没有被皇帝临幸过,可能临幸过但是没有怀孕,也可能曾经生育但孩子不幸夭折。另外,一些女子在后宫争宠斗争中失败,得罪于人,于是也被派去守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