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和硕豫亲王多铎到底是怎么死的(8)

2020-01-05 08:36 6586 移动版

  同年十二月,当多尔衮等决定罢诸王等管理六部事务时,多铎与豪格的答复是:承两位辅政王下问,皇帝年幼,又是刚刚登上帝位,“我等正当各勤部务”效力国家,“以尽臣职”,现在两位即决定如此,无异议。表面恭维,实则不满。

  顺治元年(1644)三月,多铎又和豪格一起出外放鹰,“日久始归”。特别是多铎对豪格说过这样的话,即当初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说要立你为君,但他性情软弱,无法说服大家,其提议也就不了了之。当时我也劝大家不立你,现在想来真后悔啊!以后我愿效力。相信若不了解实情而光听这番话,恐怕都会以为多铎与豪格是亲兄弟,与多尔衮倒像是死对头。只是高明的多尔衮采用一打一拉的方式,很快就使多铎又回到自己的阵营。又对豪格及支持他的势力予以坚决打击,利用豪格因继位不成大发牢骚,甚至说出想扭断多尔衮脖子等泄愤言论,夺豪格7牛录,罚银5千两,并废其为庶人。同时,多尔衮在统兵入关时,只带多铎与阿济格出征,既是出于信任,也含有让其建功立业以提高地位为日后打算的目的。

  此后,多铎即在多尔衮麾下南征北战,东挡西杀,陷潼关,克西安,逼迫李自成农民军退入河南;下江南,擒福王,灭弘光政权于举手之间,特别是其平定蒙古苏尼特部的反叛,败喀尔喀蒙古之土谢图汗和硕雷车臣汗,巩固了后方边疆,使大清国免于腹背受敌,所立战功无人可及。故在其平叛归来1个多月后,即顺治四年(1647)七月,多尔衮召集内大臣、六部尚书、启心郎等共议,称内大臣与礼部提议,鉴于多铎功高盖世,应晋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可我身为皇叔父摄政王,多铎又是我幼弟,对此我有些犹豫不决,但任用贤人,罢黜不肖本是治国原则,所以你们去和诸王商议一下,看如何处置。商量的结果,自是无有异议。于是,多铎即在多尔衮的提携下,达到其有生之年官爵地位的顶峰,与颇有资历的辅政信义叔王济尔哈朗平起平坐了。但其兄多尔衮并没有罢手,当有人举报济尔哈朗在自家王府内擅用皇宫中才可使用的铜制狮、龟、鹤等作为陈设时,多尔衮立即罚银3千两,罢免了济尔哈朗的辅政资格,只令多铎一人辅政。很快,又将济尔哈朗曾拥立过豪格等陈年旧账翻出来,降其为多罗郡王,罚银5千两。从此,多铎彻底取代了济尔哈朗,使入关后的大清国出现了棠棣竞开,兄弟理政的局面。不仅如此,因多尔衮无嗣,而多铎有8个儿子,多尔衮即过继了多铎第五子多尔博为养子继嗣,两兄弟间关系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