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的一句话把武则天送上权利高峰(4)

2020-03-01 09:49 6549 移动版

  要求废帝的武则天

  其实也正如此,皇太后掌权后,二人配合得极为协调。嗣圣元年(684年),中宗提出要任命自己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还要恩赐皇后奶妈之子以五品官,但裴炎认为这两人资格不够,坚决不同意。

  中宗大为光火,冲动地说道:“我把国家让给韦玄贞都可以,一个侍中的官位算得了什么?”裴炎当即与武则天图谋,决议废掉嗣皇帝,另立豫王李旦为帝。

  这次皇帝的废立,对武则天来说是借机除去对自己专权不满的嗣皇帝,从而威慑以后的皇帝和文武大臣,以达到自己长期操纵君权的目的;而对裴炎来说,他当然知道这只是中宗一时冲动说的气话,当不得真,作为单独受诏辅政的宰相不应该因此就参与废帝的阴谋,但他却积极主动地参加了废帝的行动,显然他认为中宗难以制约,不如趁早废掉,换一个更能受自己影响的新皇帝,同时也能使要求废帝的武则天感恩于自己。

  然而,自以为是的裴炎却没有料到,这一举动使武则天的地位更加稳固,并埋下了真正的祸根。武则天开始推动长期临朝称制,两人的矛盾也慢慢显现了出来。

  裴炎不愿出现女主执政的局面,开始对武则天的革命举动进行干涉,先阻止她“追王其先”,后又反对她迫害宗室成员。

  通过几次较量,裴炎对武则天难以制约的本性和觊觎皇权的野心已有所了解,知道让她主动让权还政一无指望了,这时才后悔当初建议一切政事都要“宣太后令于门下施行”的举动。为将功赎罪,裴炎暗中寻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