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名相和皇帝拉家常成功上位(2)

2019-08-13 17:32 6452 移动版

  掩饰过往

  真宗朝名士胡旦晚年眼睛生病,闲居在家。有一次,编修史书的老友跑来找胡旦帮忙。朋友说最近遇到一个难题,要给一个侯爷写传记。可是这个侯爷出身卑贱,早年是个杀猪的。老友提出,照实写侯爷的后人必定生气,会认为他们侮辱先人;若是隐瞒不写的话,又不符合史家“实录”的基本原则。

  胡旦哈哈一笑,说:“这有何难!不如说‘某少尝操刀以割,示有宰天下之志’。”意思说,这个人年轻时为何会杀猪呢?那是少有大志,一心宰割天下。众人听了,都觉得姜还是老的辣,同样一件事情,一经胡旦润色,就点铁成金了。

  注意场合

  宋真宗年间,玉清宫修建完成,宋真宗将亲自到场剪彩,兼任玉清宫大使的宰相王钦若下令举办大型庆典活动。副相丁谓负责具体工作,几次找到宰相王钦若申请增加预算,都被拒绝。庆典开始,一番仪式之后到了吃饭时间。因为到场人员实在太多,丁谓搞的是流水席。早点来的官员官品较高,饭菜也都比较精致,到了后面,饭菜就越来越差了。后来的官员找到丁谓,吵吵嚷嚷,很不成体统。丁谓没有法子,又找到宰相诉苦。王钦若听了,不说话。丁谓以为现场太吵王钦若没有听见,就说了三四遍,可王钦若还是一言不发。丁谓就变了脸色,埋怨说:“相公为何不回答我?”说完就要直接找宋真宗反映。

  王钦若连忙拉住丁谓,指了指宴会主席台上意气风发的宋真宗,说:“此地不是理会馒头、筷子的地方啊。”在王钦若看来,让真宗保持一个好心情,远远比下属的牢骚重要。王钦若成为宋真宗最宠信的宰臣,正因如此。

  会拉家常

  梁适是仁宗朝中期宰相。早先不过是秘书省一个七八品属官。有一天,秘书省长官到大殿汇报工作,梁适奉命抱着一大堆公文跟在后面。进入大殿,行礼之后,梁适退在一角。宋仁宗翻看公文,看了很久,忽然抬头询问:“这份文件中有个人的字为‘次公’,不知道有何典故?”陪伴的翰林学士和秘书省长官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梁适斗胆说了一句:“汉代的黄霸(汉代官员楷模)字次公,此人必定是仰慕黄霸,于是以‘此公’为字。”宋仁宗很欣赏梁适的博学,就多看了几眼,觉得梁适有点眼熟,就问:“卿家姓梁,不知道是哪个梁家?”梁适回答:“先祖为梁颢,先父为梁固,皆为前朝甲科(其实两人都考中状元,梁适谦逊)。唯独微臣不肖,忝列进士末尾。”宋仁宗连连点头,说:“难怪卿家相貌酷肖梁固。”闲聊数句,梁适跟随长官退出大殿。

  秘书省长官看到宋仁宗对梁适挺感兴趣,在下次汇报工作的时候又让梁适抱着公文跟随。梁适呈交公文后,躬身行礼,主动说:“昔时承蒙陛下金口,谈及微臣相貌酷似先父,微臣感动万分。只是,先父去世已久(梁固三十三岁就去世了,仁宗当时尚幼),不知陛下从何处得知先父相貌?”宋仁宗说:“天章阁中藏有历年状元画像,朕观看多年,非常熟悉。”梁适感念不已,当场流泪。

  经过如此一番经历,宋仁宗对梁适有了深刻的印象。数年之后,名臣后代、孝顺忠诚的梁适就被提拔入宰执,又数年,梁适拜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