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温恪公主:清代唯一一个由皇帝护送下嫁的公主(2)

2020-03-15 11:55 33785 移动版

  皇族婚嫁向来是以政治为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反正嫁谁都是嫁,嫁到利益最大化,有利于朝廷那就再好不过。在选择驸马的问题上可以看到康熙的用心。

  1706年康熙先封她为和硕温恪公主,然后把她嫁给了博尔济吉持氏蒙古翁牛特部杜凌郡王仓津。仓津在家排行第二,最初名叫班第(有5个都叫班第的额驸!),为了避免出现各种尴尬,康熙特别给他赐名为仓津。有的朋友要钻牛角尖了,赐个名就是宠爱啊,还真别说,的确是这样,封建时代,皇帝赐名那是天大的恩宠,一般人求都求不到的。远的不说,就端敏公主,纯禧公主,她们的丈夫名都叫班第,为啥不给赐新名?

  政治意义摆在那儿……

  温恪公主下嫁的翁牛特部是漠南蒙古下昭乌达盟的一个部落。在皇太极入关时期,曾给与了清朝极大的支持,尤其在军事上。后为了安抚边疆,清朝采取怀柔之策,在长城以北设立40几家蕃王,相互牵制。以维护国家安定。其中以翁牛特右翼旗实力较强。不过相较于其他主要部落,翁牛特部有一个明显的弱势,那就是没有公主下嫁,康熙将自己的爱女下嫁,并且给额驸赐名,目的就不难想象了。

  这一年,翁牛特草原迎来了翁牛特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大清公主。同时,他们还看到了康熙皇帝的銮驾,因为皇帝亲自送亲!

  于是,这对倍受祝福的新人开启了幸福生活模式:两年后,温恪怀孕,回到京城待产。

  康熙四十八年六月,康熙皇帝启程去承德行猎。而温恪公主因有身孕在身,没有随同大部队前去,留在了京城。没想到,对于康熙来说,这竟然是永别。

  六月二十二日在京的胤祉,上奏给康熙,说及温恪去世的消息。没有史料证明康熙的反应,也无从猜想。只知道康熙的回复是这样的:著奏闻皇太后。近来朕体稍弱,不甚强健。公主乃已嫁之女,为彼令朕做何事?只是照常养身(可不是错字,原文如此)罢了。至随朕来此之妃嫔等,匿而不令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