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八贤王真的存在?赵德芳又是何人?(3)

2020-04-27 10:54 33817 移动版

  所以总结来说历史上确实有赵德芳其人,但没有那么厉害的八贤王。而历史上的赵德芳因为去世过早并没有留下太多资料,现存的资料显示他有四位夫人及三子二女。父亲赵匡胤死后,赵光义很喜欢这位侄子,对他封赏很多,他生病时还去看望。至于他的死因有人认为是他哥哥赵德昭自杀后他颇受刺激,惶惶不可终日,最终忧郁而死。他死后太宗赵光义很悲痛,车驾临哭,废朝五日,以示哀悼。尽管他既没当皇上也没有当八王爷,但他的后代却还是继承了皇位。

  南宋第一任皇帝赵构没有子嗣,在他生前就把皇位传给了赵德芳的六世孙赵昚,自己做了太上皇。而后的两任皇帝也都是赵德芳一支的。而传到了宋宁宗赵扩这,因为他的儿子都夭折了,于是继位的便是赵德昭的九世孙赵昀,此后的皇位便在赵德昭的后代中传递。所以宋朝的皇位最终又传回到了开国的赵匡胤一支,也是算是对这位盖世英雄以及他两个早逝的儿子的一种补偿吧。

  尽管戏剧舞台上的八贤王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却也寄托着底层百姓的一种美好的幻想。在封建年代里,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而且也是神圣而不容侵犯的。所以我们看一些古典小说的时候,大凡忠良被陷害,百姓遭欺压都是奸臣做乱,皇帝只是一时被蒙蔽。哪怕是像《呼家将》里的呼延丕显全家被满门抄斩,但其后代呼延庆在铲除奸臣庞文后还照样对杀他全家的皇帝忠心耿耿。这就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但皇帝总是不可避免有昏庸的时候,而且一昏庸起来就要乱杀人,而如果能做到既不反皇帝又不被皇帝杀,便只能塑造一个和皇帝平起平坐的八王爷来制衡了。但这也是一种比较可悲的想法。因为即使有八十个王爷的封号也只是个王爷而已。而在历史上皇帝弄死王爷的事情几乎历朝历代都在发生,只想靠一个人就能制衡皇权是十分幼稚的幻想。但在中国的古代并没有出现民主的思想,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还有一点民主的苗头,但却没有实施的土壤。而后随着儒家倡导的等级制被无限夸大,皇帝的绝对权威更是不可动摇。所以没有民主制度保障,甚至连民主思想都没有的封建年代也只能幻想八王爷这样的人物的出现了,但却只能注定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