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让乾隆皇帝爱恨交加的女人(7)

2020-02-10 10:13 5329 移动版

  乾隆帝这套话并不符合逻辑,他说将之打入冷宫的原因是皇后疯了,但是,人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就疯了呢?当时,他并没有说,直到过去了13年,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他才说出了实情:“自行剪发,国俗所最忌,而彼悍然。”(《清列朝后妃传稿》)也就是说,那拉皇后的失宠,是由于她剪发所致。那么,为什么剪发会激怒乾隆帝呢?

  原来,满洲旧俗,只有长辈或者尊辈去世才可以剪发,意思是以发代头,相当于殉葬之意。在宫里面,只有皇帝和太后去世,那拉皇后才能剪发,表示哀悼。可是,皇帝和太后活得好好的,那拉皇后为什么要无故剪发呢?那不等于在诅咒乾隆帝和太后早死吗?

  乾隆帝还是不做任何解释。可是,后来发生了一个案子,使得此事真相大白。有一个山西高平人严譄,曾在都察院做过书吏,服役期满,在京师一家旅店做账房。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他写了一封奏折,内容涉及那拉皇后剪发案件。写好后,他交给大学士舒赫德转呈给皇帝。舒赫德接到呈件,因涉及皇帝隐私,立即拘捕了严譄。

  在狱中,严譄有一段供词:“人家都说,皇上在江南要立一个妃子,纳皇后不依,因此挺触,将头发剪去。”(《严譄私拟奏折请立正宫案》)至此,我们明白了,那拉皇后之所以剪发,是由于乾隆帝要另立皇妃,也就等于是移情别恋了。所以,那拉氏心理压力很大,便以剪掉头发相威胁。

  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乾隆帝自然大为恼怒,他立即采取了措施,令人马上护送那拉皇后回京师,不要再陪着皇帝旅游了。这还不够,乾隆帝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

  一是废掉身份证明。乾隆帝收回了标志皇后身份的四份册宝:皇后册宝、皇贵妃册宝、贵妃册宝、妃册宝各一份。那拉皇后辛辛苦苦得来的身份证明,也是她最引以为自豪的资格证全部给收回了,销毁了。

  二是打入冷宫。按制度,皇后身边要有宫女10名,伺候她的起居。乾隆帝命令撤掉8名,只留2人。她的太监和厨师也被调走了,只留下了必备的人员2名。要知道,这是答应的待遇了。很显然,皇后被打入冷宫了。

  乾隆帝愤怒之余,咄咄逼人,效仿当年顺治皇帝,就想废掉那拉皇后。

  大臣们岂能轻易接受呢?因为皇后在那个时代里,不仅仅是皇帝的老婆,她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那就是国母。所以,王公大臣之中的那些正义之士,纷纷上疏乾隆帝,请求不要轻举妄动。

  吏部尚书陈宏谋、兵部尚书讬庸、刑部侍郎阿永阿、户部侍郎钱汝诚、御史李玉鸣等人上疏皇帝,为皇后鸣不平。据说,阿永阿在上疏乾隆帝之前很犹豫,怕连累老母亲,还是他母亲深明大义,告诉他“可舍我以申其志也”(《啸亭杂录》),阿永阿才勇敢地上疏皇帝。乾隆帝是什么态度呢?他是勃然大怒:“父母失和,为人子者,何忍于其中辨是非也?”(《清列朝后妃传稿》)盛怒之下,乾隆帝把这些人全部处理了,其中两个人最惨:阿永阿流放黑龙江,而李玉鸣则被戴上九条链锁,发配新疆。

  同时,乾隆帝为自己进行辩护,说他处置那拉皇后是应该的:“非因色衰爱弛。”(《清列朝后妃传稿》)对于朝臣的意见,他全部予以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