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往事:睚眦必报的嘉靖帝

2020-04-30 10:29 33603 移动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你可知道作者是谁?以怨报德的嘉靖皇帝如何去虐《寄调临江仙》的作者?让你知道真性情的嘉靖皇帝,如何以德报德,以怨报德。

  通过三年的不懈斗争,特别是通过迫使杨廷和退休、通过用暴力惩治在左顺门请愿的官员,18岁的嘉靖皇帝终于给父亲上了一个他认为应该得到的尊号,取得了“大礼议”的胜利。

  按理说,按下来他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家的事情上。但他没有这样做,他埋头只做一件事情,那就是清理他个人的恩恩怨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建立起自己的绝对权威。

  在中国的文化词典中,对于任何问题的解释,几乎都是相互矛盾的。当然,也可以说都是带有辩证性的。比如,既说“量小非君子”,又说“无毒不丈夫”,既说君子“以德报怨”,又说大丈夫“恩怨分明”。那么,到底是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个人的恩怨?是豁达大度、还是小肚鸡肠,是“宰相肚里能撑船”、还是“宜将剩勇追穷寇”?这就是一对矛盾。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理念上的矛盾,导致了一切决定都是因时因地而异,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处理问题。

  现在,嘉靖皇帝站在自己立场上,开始以恩报恩、以怨报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