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最不靠谱的是谁

2020-02-27 08:36 30421 移动版

  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44岁那一年,忽然怀念起过去自己那种刀头上舔血,驰骋沙场、浴血奋战的光辉岁月了;想起了打江山的不易,以及一起出生入死的老哥们死得死,病得病,没死没病的好多人已经到了风烛残年,去日无多的夕阳晚景了。为了缅怀和表彰这些在干休所疗养,和还在政坛上发挥余热的开国元勋们为大唐帝国做出的不朽贡献,便在皇宫三清殿旁的一个叫做凌烟阁的小楼上,让宫廷画师阎立本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如真人大小,以便流连怀旧,供后人瞻仰。

  这就是响誉后世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份名单是如何出笼的?或者换句话说,评选的标准是什么?此并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且经过帝国上下层层筛选审批,经政治局常委们大讨论而得出来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帝国最高统治者皇帝李二的个人意志。入选者大抵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李唐宗室以及亲属,且在革命初期做出重要贡献者。比如李二的大舅哥长孙无忌,表哥赵郡王李孝恭,亲舅舅高士廉,以及叔父长孙顺德,妹夫柴绍。二是心腹幕僚,足智多谋之士和治世能臣,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萧禹等人,三是李唐旧将,首义功臣。如段志玄、殷峤、刘政会、唐俭等,四是战功卓著,军事指挥能力出众者,如尉迟敬德、李靖、李绩、程知节、侯君集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