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美貌无关——独特的清宫“选秀”制度(3)

2020-02-13 14:54 30380 移动版

  在品行和门第这两条标准的权衡中,门第是第一位的。清朝的皇家后妃大多出自名门,品行倒是在其次。至于相貌,有时候更是连考虑都不考虑的因素了。光绪帝的红颜知己珍妃相貌尚可,但是并不是凭借相貌进宫的。二是凭借显赫的门第——父亲长叙官至侍郎;祖父曾是封疆大吏。伯父曾是广州将军。至于光绪帝的皇后——后来的隆裕太后,众所周知,奇丑无比,但是人家的门第高啊。于是,在清宫选秀的特有标准之下,她以堂堂慈禧太后的侄女的身份入主后宫,母仪天下。

  而除了门第之外,还有一项规矩,就是走没有走大清门。按照清朝的规矩,皇后的轿子要从大清门抬进来,依次通过天安门,午门一直到后宫。而被选为妃嫔的女子只能从后门进宫。于是,走没走过大清门,成为衡量后宫地位尊卑的一项尺度。

  慈溪太后以选秀入宫,后因得宠逐步高升。但是这始终没有弥补她没有走太清门的遗憾所以她格外忌讳这一点。偏巧她的儿媳妇就在一次被慈溪太后责骂的时候脱口而出“好歹媳妇是从太清门抬进来的。”

  这引起了慈溪的极大反感,结果,同治帝死后不到一百天,年轻的皇后就在慈溪太后的虐待之下被迫自杀殉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