殉葬的妃嫔,往往都是宫廷中无依无靠的弱势群体,为明宣宗生殉的10位宫妃中,有一名叫郭爱的宫人,进宫不到一月,连宣宗的面都没见过,就被迫作了殉葬人。《明史·后妃传》中载:“郭嫔,名爱,字善理,凤阳人。贤而有文,入宫二旬而卒。自知死期,书楚声以自哀。
词曰:‘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才华横溢的郭爱临死前给世人留下了一首楚辞,字字血泪,嗟叹命运的捉弄,更声讨了吃人的人殉制度,揭下了封建帝王伪善的面具。
当时人殉不仅出现在皇帝的葬礼中,诸王的葬礼中人殉也屡见不鲜,在正史的记载中就可窥一斑。《明史·诸王传》载: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秦愍王朱薨,“王妃殉”。
永乐十二年郢靖王栋薨,“王妃郭氏,……遂自经”。
宣德元年(1426年),唐靖王朱琼烃薨,“妃高氏未册,自经以殉,诏封靖王妃”。
宣德五年(1430年),蜀靖王朱友薨,“妃李、侍姬黄皆自经以殉”。
正统三年(1438年),卫恭王朱瞻埏薨,“妃杨氏殉,赐谥贞烈”。
古代妃嫔(资料图)
上一篇:清王朝的科举竟然有拿破仑试题
下一篇:外蒙古处置少女私刑极其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