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忍的旧中国斩首行刑图:古代砍头刑场实拍(7)

2019-12-17 15:03 25715 移动版

  人们之所以以讹传讹流传着“推出午门斩首”的说法,可能是将古代的两种行刑方式混为一谈了。在古代军中,将帅拥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特权,对于罪当处决的人可以即刻“推出辕门斩首”,即推出营门外执行死刑。例如,《三国演义》中那位刚愎自用、死搬教条、兵败街亭的马谡,就是被诸葛亮痛斩于辕门外。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奉命在台州、金华两府练兵平倭。有一次,他的义子戚英擅自违命,改变作战部署,造成部队伤亡,于是戚继光设立行刑台,将戚英推出辕门斩首。

  同时,从明朝中期的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起,开始出现了杖刑(又叫廷杖),就是皇帝命人用棍棒痛打臣下的屁股,而杖刑是在午门外执行的。被皇帝下令施以杖刑的臣下,偶有当廷施杖的,但大多都拉到午门外执行。行刑前一天,有关方面先通知受刑官员明日准备受刑,次日锦衣卫即将其绑赴午门外,在中央御道的东侧开打。午门脚下的小房子就是当年锦衣卫值勤之处,东西两厢房(现为售票处)至午门站满禁军校尉,先由军校杖打二下,算是“适应性热身”,然后由上百名军士一边吆喝一边轮流执杖施刑,每打五下换一个人再打。杖刑分“着实打”和“用心打”两种,被“着实打”的,一般不死即残,轻者也要半年才能伤愈;而被“用心打”的当场被打死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军校打完,再用厚布将受刑人裹起,几个人一起用力,将其抛起,重重地摔在地上。据记载,仅明朝前后就有数十名大臣在杖刑下当场丧命或因重伤不治而死亡。

 

砍头真实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