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李世民究竟是否真如史所载,在玄武门之变之前一直在被动忍让呢,从李渊晋阳起兵开始看,《资治通鉴》中载:“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世民拜且辞。及为唐王,将佐亦请以世民为世子,上将立之,世民固辞而止。”这一段大有疑点,其实李渊受隋室所迫,早有反意,加之首提造反的乃是刘文静,李世民只是鼓动者之一,且其军功至此尚不足立,那么这个“皆汝所致”就无从说起了。而且这个“请以世民为世子”的“将佐”的事迹并未载于史,殊为可疑,如有人慧眼如此,怎么可能会被李世民漏掉?由此可知,“废立”之说,十有八九有如“高祖斩白蛇”一样,是编造出来的。
再次,武德四年,攻打洛阳的李世民带房玄龄拜访了远知道士,道士预言:“你将作太平天子,愿自惜。”李世民“眷言风范,无忘寤寐”。同一年攻下洛阳后,他招贤纳士,设天策府、文学馆,闲则共话古今,纵谈天下,俨然君臣气派。封德彝便注意到:“秦王恃有大勋,不服居太子之下。”
而史载,武德九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前两三天,李建成、李元吉邀李世民人宫宴饮,谋以鸩毒,结果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数升”。既然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矛盾已激化到无可收拾的地步,如何又有聚宴之理?即便聚宴,李世民又如何敢饮鸿门之酒?更滑稽的是,喝了鸩酒后居然不死,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个“吐血数升”的李世民,两三天后竟然在玄武门前生龙活虎、力挽强弓,射杀了长兄李建成!
由上可以清楚地看出,李世民的脸上可谓浓妆艳抹,而费心费力为他上妆的,正是他手下主管删略《国史》,编《高祖实录》、《太宗实录》的房玄龄等人。当然,李建成也并非没有主动出击过,面对日益强大的秦王势力,李建成无疑比任何人都要担忧。他的对策是分化、瓦解秦王府的文武将佐,企图孤立李世民,再一举消灭他。然而,李世民的策略更要高出一筹,他先发制人,召集部下策划政变于是就有了公元627年七月二日,刀光剑影,喋血百步的玄武门之变,说到这里答案已然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