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后问斩,肯定都听过,为什么行刑要选在秋后呢?这是因为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待收获之后,进入了农闲,这个时候最容易聚集人群,行刑嘛,就是杀鸡给猴看,人多才有效果,才能起到震慑的作用,另加之秋冬时节有一种肃杀之气,更具严肃。还有就是天气寒冷的时候尸体容易处理,不易引起瘟疫。
那么午时三刻又具有什么特殊意义呢?这就要与古人的思想观念相联系。古时候一昼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所谓刻原来指的就是计时的滴漏桶上的刻痕,一昼夜滴完一桶,会刻下一百个刻痕,所以分为一百刻,平均每个时辰合八又三分之一刻。而午时三刻是将近正午十二点,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就是因为这,当时人就认为阳气最盛。而杀人等均属阴,阳盛则克阴,就算死人的阴魂回来,也不会伤及对他行刑的一干人员,所以取压抑阴魂之说,是午时三刻最重要的原因。
上一篇:日本验尸官揭开梦露死亡的真正原因
下一篇:风流乾隆皇帝临幸皇后弟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