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白莲教的起义从来没有断绝。即使明代的其他著名教闻香教、门罗教、三一教、弘阳教、黄天教以及由它们演变而成的一些支派暴乱起义,愚昧的政府把这些全部归罪于白莲教,“皆隐白莲之名,实演白莲之教”。
清军入主中原之后不久,就遇到了“邪教”这个令前朝政府头疼不已的重大社会问题。顺治年间,各地“邪教”活动蜂起,愈演愈烈,且带有反清色彩, 实为民族矛盾激烈的结果。为了维护和巩固刚刚建立起来的统治秩序,清廷也对“邪教”采取坚决镇压的政策。顺治十三年十一月,皇帝又下旨严禁“邪教”。
由于清朝立国不久,不仅面对着前朝遗留下的烂摊子,还面临着强大的民族反抗浪潮,所以根本无暇对不计其数的邪教穷究根本。至于康熙、雍正时期, 两朝皇帝多少带有“与民休息”的味道,对于“邪教”没有采取什么大的动作,白莲教也就相对安定。乾隆以后,情形就大不一样了。民间被朝廷欺压严重,民不聊生,仅乾隆、嘉庆两朝,就先后有王伦、林清和李文成及川陕五省“教匪”的大规模起事。
清代白莲教起义应该说是以王聪儿的襄阳义军为壮烈。王聪儿作为女性,成为教首和统帅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她具有出众的武艺,以及广大白莲教 教徒对其夫齐林的尊重和拥护。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则来自白莲教教义本身。正如白莲教经文(宝卷)中所说的:“或是男,或是女,本来不二。都仗着,无生母,一气先天。”和“嘱咐合会男和女,不必你们分彼此。”前者是指无论男女,先天都是平等的;后者是指同教中的男女之间,不应存有芥蒂隔阂。因 此,在白莲教的许多分支创始人中有不少是女性,如明代尼姑吕氏创西大乘教、刘氏创龙门教、清代金氏创托阳教、刘氏创弘阳教等,都是女性。当民间宗教和农民起义相结合的时候,又出现了不少女统帅,如清乾隆年间的一枝花等。
王聪儿率领湖北襄阳义军连挫清军,为保存实力,更久远地打击清廷,她率军完成了从湖北经陕西到四川的战略转移。在打破清军的三面合击的战役中, 王聪儿在白帝城同清军激战三昼夜,最终突破了清军的防线。此后,王聪儿率军转战川陕边界,每次出其不意打击清军,清军处处被动,死伤惨重,剩下的也疲惫不 堪。嘉庆皇帝恼羞成怒,大骂王聪儿是“贼中逆首”,勒令清军务必围歼。经过无数次苦战,王聪儿率部回师湖北,在郧阳(今郧县)三岔河的卸花坡与清军遭遇, 受到八路强敌的围攻。以王聪儿、姚之富为首的30多名英雄姐妹,一个个跳崖自尽了。
时穷节乃见,玉碎色犹白。明清两朝白莲教绵延不绝,为祸甚多,但于王朝更替时候为反抗残暴统治做出的牺牲值得歌颂。
上一篇:宋太宗怎么侮辱“小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