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太师、太傅、太保、太宰、太尉的区别

2020-03-26 13:41 34454 移动版

  说起古代的官职,那叫一个多,而且同一个官职在不同的朝代还有一些不同的职责,这让大家有点云里雾里的。就拿下面这些带“太”字的官职来说,那也有很多的不同。

  太师:

  太师指两种官职。一是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西周),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二是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太傅:

 

  御赐太傅匾额太傅为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汉代复置,次于太师。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为辅导太子的东宫官。其制甚早,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后亦用作虚衔。位列三公,正一品位,处于专制统治者的核心位置。

  太保:

  古代三公之一,有时指太子太保,为辅导太子之官。西周始置。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武王去世,成王年少,召公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成王到成周开始亲理政务,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后以陕(为分界,“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太保与太师、太傅合称“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