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的狄仁杰真的断案入神么(6)

2020-01-25 11:01 5711 移动版

  全才狄仁杰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好几次派人游说武则天,要求当太子。大臣李昭德等劝武则天说,姑侄没有母子那么亲,应该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

  狄仁杰长期跟武则天相处,对这位女皇帝了解得很透彻,也乘机加了把料说:“陛下要是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那千秋万岁,一直可以享受儿子在太庙给您的配食;要是立了侄儿,那可从来没听说过侄子当了皇帝在太庙祭祀姑姑的。”武则天有点烦恼,说:“这是朕的家事,你别掺和。”

  狄仁杰是块硬骨头,不屈不挠地说:“当皇帝的人,家及四海,什么事情不是陛下的家事!我是宰相,怎么能不管?”武则天最后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召回庐陵王立为皇嗣,延续了唐祚,没落到武家子侄手里。后代史学家都盛赞狄仁杰恢复唐室的功劳。

  狄仁杰文能当宰相,武能破契丹,还很会举荐人才。武则天让他推荐一个宰相之才,狄仁杰就称赞说地方官张柬之有才德,武则天提拔张柬之当了洛州司马(副州长)。

  过了一阵子,武则天又让狄仁杰推荐将相之才,狄仁杰说:“我上次推荐的张柬之,您还没任用呢!”武则天说已经把他提升了。

  狄仁杰说:“我推荐的人才,是当宰相的,不是当司马的。”张柬之终于被调到中央,后经过几番升迁,果然当了宰相,不过他那时都快八十岁了,武则天倒也没嫌他老。

  狄仁杰死后,老宰相张柬之发动宫廷政变,拥戴中宗恢复了唐朝国号,可以说,狄仁杰再次为恢复唐室做出了间接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