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五日,太后朝拜洛水,接受“天授圣图”。命皇帝、皇太子、内外文武百官及夷蛮首领随从,礼乐仪仗的盛大,是唐朝以来前所未有的。二十七日,明堂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见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按照四季划分,每一方设置一种颜色;中层按照十二时辰划分,上为由九条龙捧起的圆顶,上安铁凤,高十尺,以黄金装饰;中间有贯通上下的大木,粗十围,下置铁质水槽,似辟雍之样,号称万象神宫。
天授元年(690)十一月初一,太后供奉万象神宫。改永昌元年十一月为载初元年正月,十二月为腊月,夏历正月为一月。十六日,司刑少卿周兴上奏废除唐朝帝室的家族名册。二十三日,太后命其面首薛怀义为右卫大将军,赐爵鄂国公。又命武承嗣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武士彟兄长之孙、凤阁侍郎武攸宁为纳言。九月初三,侍御史傅游艺率领关中百姓千余人上表,请求改国号为周,赐皇帝姓武。太后不许,但却立即提拔傅游艺为给事中。初七,太后同意睿宗及群臣的请求,初九,太后登上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十二日,上太后尊号“圣神皇帝”,以皇帝为继承人,赐姓武,以皇太子为皇太孙。
长寿元年(692)五月,夏官侍郎李昭德私下对武皇说:“魏王武承嗣权太重。”武皇回答说:“他是我的亲侄子,所以,就得倚为亲信。”李昭德又说:“武承嗣既是陛下之侄,是亲王,又是宰相,权势同于人主,我恐怕陛下不能久安于天子之位!”武皇听后震惊。武承嗣又在武皇面前诋毁李昭德,武皇说:“我任用李昭德,才能睡的安稳,他能替我分忧,您不要再说了。”九月,武皇命在并州设置北都。
长寿二年(693)正月初一,武皇祭献万象神宫,魏王武承嗣为亚献,梁王武三思为终献。腊月初七,武皇降睿宗李旦的儿子、太子李成器为寿春王,恒王李成义为衡阳王,楚王李隆基为临缁王,卫王李隆范为巴陵王,赵王李隆业为彭城王。九月,魏王武承嗣等五千人上表,请求武皇加尊号“金轮圣神皇帝”。
延载元年(694)五月,魏王武承嗣等二万六千人上表,请求武皇加尊号“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六月,梁王武三思率领四夷首领上表,请用铜铁铸造天枢柱,柱身镌刻贬唐颂周铭文。以姚璹为督作使,聚钱百万亿以购铜铁,缺口部分又征民间器具补充。
天册万岁元年(695)正月初一,武皇加尊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大赦天下,改元证圣。武皇别图所欢,亲近御医沈南璆,武皇面首、辅国大将军、鄂国公薛怀义一怒之下,当晚纵火天堂,延烧明堂,洛阳城如同白昼。武皇又命重建明堂和天堂,仍由薛怀义主持,督工赶筑。又为九州各铸一座高十尺的铜鼎和同样高的十二属相神,并安放在各自的位置。二月,武皇因憎恨面首薛怀义骄纵行为。初四,密令身强力壮的宦官在遥光殿前树下将其逮捕,令建昌王武攸宁率壮士将其打死,送尸白马寺建塔。四月,天枢柱落成,高一百零五尺,径十二尺,柱身八面,面宽五尺。柱下为一铁山,周边共长一百七十尺,铜质蟠龙及麒麟环绕铁山,柱上为腾云承露盘,径三十尺,四龙人立捧火珠,高十尺。毛婆罗造模型,武三思为文,刻写百官和四夷首领姓名,太后书匾“大周万国颂德天枢”。
万岁通天元年(696)三月十六日,新明堂落成,高二百九十四尺,纵横三百尺,号称通天宫。
神功元年(697),贞观宰相张行成同族侄孙、尚乘奉御张易之年轻有美貌,且精通音律,武皇女儿太平公主将张易之的弟弟张昌宗推荐入侍宫中,张昌宗又推荐其兄张易之,兄弟二人得以亲近武皇。武皇遂命张昌宗为散骑常侍,张易之为司卫少卿,追赠二张之父张希爽为襄州刺史,张易之生母韦氏、张昌宗生母臧氏(年逾四十,颇有姿色)为太夫人,又命凤阁侍郎李迥秀为臧氏的情夫。武承嗣、武三思、宗楚客、宗晋卿等人时常等候在张易之家门口,争着给他牵马垂蹬。并称张易之为五郎,张昌宗为六郎。
四月,武皇移置九鼎于通天宫。豫州鼎高十八尺,能容纳一千八百石,其余各鼎通高十四尺,能容一千二百石。各鼎铸有山川物产图像,用铜共计五十六万零七百余斤。武皇想用一千两黄金涂鼎,后被姚璹劝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