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六大未解之谜:中国此后为何闭关自守(25)

2019-11-08 17:31 3584 移动版

  航向南极洲和澳洲

  按照孟席斯的推断,就在周满将军率队航向美洲时,洪保将军的船队也开始了他的南极之旅。

  “在赫尔特岛向北300英里的克尔格群岛,是以法国人勒·康提·瓦斯·德·克尔格伦命名的,他在1772年2 月12日发现了它们。此地经风的推动,意味着克尔格伦群岛是来自西面——也就是来自南美洲,更准确地说也就是洪保将军舰队航行的方向。”

  孟席斯找到了一些关于洪保舰队到达该群岛的独立证据:其一是在《明代名人传记辞典》中有一些记载,“一些船只到达了很远很远一个名叫哈甫泥的地方,这个地方很有可能就是南极洋中的克尔格伦岛。”;其二是哈甫泥在中国人茅坤的海图中也出现了,此图是大约在永乐二十年(1422)左右编纂的《武备志》的一部分,在图的边上注释有“风暴阻扰了舰队继续向南航行”。

  在英国伦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保存着一种奇特的,已经灭绝了的动物标本,长相类似一种澳州的野狗,它曾经被人驯养过。是南美狐狸和欧洲人到达南美洲之前,被越过海洋带到福兰克群岛的野狗杂交品种。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动物?怎样来到岛上,又何以会灭绝?孟席斯认为,最合理的解释就是中国人留下了它们所带的一些狗在福克兰群岛,随后这些狗和当地的狐狸交配。那么,航海的船队又怎么可能带狗上船呢?

  孟席斯对此的解释是,中国能造在大洋中航行的船的历史已经有几个世纪。这些船支在远洋航行中,不但随船携带有大豆、面粉、小米和大米,还有以独特方法保存的水果和蔬菜。肉是有限的,所以在船上养狗是为了补给船员的肉食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