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张衡的地动仪究竟是真是假

2020-01-31 14:38 34579 移动版

  对于地动仪,大家第一个想起应该就是张衡了,他的大名入选中小学历史课本,被中国地震局当作标志沿用几十年,但是有没有质疑过,张衡地动仪是真的吗?

  向大家介绍的是,张衡地动仪从来就没有出土过,课本上的照片只是考古学者王振铎(1912-1992年)于1951年设计的模型,设计所依据的是仅仅是《后汉书·张衡传》中196个字的描述。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惊讶了呢?现代人对张衡地动仪的复原研究开始于早期1875年的日本人服部一三、1883年的英国人米尔恩和中国的王振铎。

  其中,王振铎所复原地动仪采用了“直立杆”的原理:中间有个直立的杆子,地震时的震动会令其倾倒,然后触动某一个方向的开关。这个原理非常简单,跟人们在家里地板上倒立一个啤酒瓶报告地震是一个道理。

  然而,“直立杆”实验结果显示一是方向没准;二是不能筛选出地震的震动。“直立杆”结构早在18世纪就已经被严格的地震学计算、实验室试验和地震检验所淘汰,它根本就不具有可行性。而且,国内外学术界早就发现了王振铎模型的致命错误,自1969年后学术界发表了一系列的批评文章,地震学、考古学、历史学的严肃学术刊物和科学论著从不引用这个模型。中国地震学奠基人傅承义院士曾在1976年当面告诉王振铎先生,确定其设计有致命错误。那么,既然张衡的地动仪原理彻底推翻了,为什么它依然在课本上坚挺地存在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