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是人类最讨厌的一种动物,但不是每一种老鼠都那么的令人可恶,还有许许多多的鼠类生物生活在大自然中,旅鼠就是非常可爱的一种动物,不过旅鼠迁徙之谜也始终困扰着人类,因为旅鼠是动物集体自杀之谜中最出名的一个。
大家都知道鼠类是一种繁衍非常迅速的生物,而旅鼠的繁衍速度吓人,远远超越了其他鼠类,而且哪怕旅鼠有天敌捕食 ,还是跟不上旅鼠的繁衍速度,这个时候旅鼠开始了大迁徙,在迁徒的过程中,许多旅鼠身亡,这就是人们所看到的旅鼠迁徙之谜。
当旅鼠数量达到顶峰时,它们就会自发地集体迁移,奔赴大海自杀,只留下少数同类留守并担当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旅鼠为什么会自杀呢?旅鼠迁徙之谜疑惑着众人。原因在于,当旅鼠的数量实在太多的时候,暴露也就越多,但天敌数量总是有限。
因此它们会显示出一种非常强烈的迁移意识,聚集在一起,渐渐地形成大群,然后投河自尽。旅鼠的繁殖能力很强。以挪威旅鼠为例,在年景特别好的年份,比如冬季短,天寒,没有突如其来的冰雪消融现象,夏季比平时年份长,旅鼠种群数量就会呈现爆发式增长:幼鼠出生后不到一个月就进入性成熟期,如果条件适宜,它们全年都可交配生育,每三到四周就能产一窝,一窝有6~12只幼崽。
如果一对旅鼠从3月份开始生育,一年中生育7窝,每窝12只,那么可以生育84只;如果每窝旅鼠都是6雄6雌,出生20天后进入性成熟期,再生育,也是7窝,每窝12只……如此循环,一对旅鼠及其它们的后代在一年当中可生育82万只!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旅鼠种群数量可以爆发式地增加到正常数量的100倍甚至1000倍。旅鼠数量的激增,为其天敌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以旅鼠为主食的食肉动物数量大幅增加;而天敌数量的激增,反过来又导致它们对旅鼠的疯狂掠杀,从而致使处在繁育高峰阶段的旅鼠数量开始锐减。
当旅鼠的数量下降到使其天敌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来源时,后者的数量也开始剧减――掠食动物与被掠食动物之间形成的这种高度一致的种群数量增减波动循环,是自然界中动物种群保持动态平衡的一种生存法则。与其他动物稍有不同的是,旅鼠的这种周而复始的增减波动循环有着极强的规律性,以4年为一个周期。
有研究发现,当旅鼠种群数量急剧膨胀,达到一定密度(1公顷有几百只之多)后,奇怪的现象便出现了:这时旅鼠们变得焦躁不安,东跑西颠,吵吵嚷嚷,永无休止,而且停止进食。有人试图用旅鼠的磨牙行为来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磨牙可产生次声波或超声波,当旅鼠种群数量过密时。
磨牙产生的噪声汇集成一股强大声波,强烈刺激旅鼠的神经系统,导致其内分泌紊乱,使得原本胆小谨慎的旅鼠突然变得勇猛异常,不再惧怕天敌,有时甚至还会主动攻击天敌;内分泌紊乱还导致旅鼠的肤色发生变化,由灰黑色变成鲜艳的橘红色,使其在食肉动物眼里变得更加醒目显眼,从而引起雪枭、北极狐、贼鸥和白鼬等天敌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