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历史老照片上的奇闻异事 清宁宫怪兽之谜(2)

2020-01-13 12:28 12409 移动版

 \

盘点中国历史老照片上的奇闻异事

    清宁宫怪兽头部特写(日本《历史写真》摄影杂志1925年版)

    这熊皮到底啥来头?流传最广的一段民间传说是,两只熊被驯养在盛京皇宫,因为力大无穷,又通灵性,皇太极用这两只熊协助侍卫守护大清门。一次,皇太极在经过大清门的时候,遭刺客袭击,这时二熊扑上前去奋力将刺客扑倒,救了皇太极一命。为了感激它们的救命之恩,皇太极封二熊为“镇殿侯”。熊死后,又将它们的遗体制成模型陈列在金银库内,要二熊继续在此守护。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刚刚建立的时候,两张熊皮被放在大清门陈列展览,它们继续完成自己的使命(《故宫展出清宫巨大熊皮》,载《沈阳晚报》2010年6月12日)。

    这条报道基本解开了日本记者旧照片中怪兽的谜团。不过,依然存在一些疑问:报道中称这种熊为“东北黑熊”,这是“亚洲黑熊”的别称,根据互动百科提供的资料,亚洲黑熊体长1.6米左右,体重一般不超过200公斤,怎么会长成500公斤的巨兽呢?要知道,哺乳动物与爬行动物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体内有控制体型大小的基因,不会像恐龙一样越老个儿越大,对自己的身体一点儿没谱。

    那么,会不会是其他的熊呢?比如,棕熊。中国的棕熊虽然不算太大,但美洲的能长到680公斤,从那边游过来两头也没准。不过,棕熊是典型的圆脸庞,和这标本如动车车头一样的脑袋有点儿不搭界。或者是变色的北极熊?

    我推测这两头熊可能就是当地所出,那个年代没有好的制作标本的技术,好像就是个空心的熊皮里面楦上填充物,因为没有头骨撑着,所以脸是长的,变成了动车车头的形状。正因为里面没有骨架,填充物腐朽以后估计干脆就摊开成张皮子展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