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现代文明中的我们总是倾向于毫无保留地信任医生。他们是权威般的存在,我们通常会毫无异议地采纳他们的意见。但没被我们纳入考虑的是,很多医生要么对一些可能会威胁我们生命的重要信息毫无头绪,要么就竭力隐瞒这些信息。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这些话有点耸人听闻,那就看看下面的这些事实——这是医生都知道但却在你签单时忘了提的一些事实。
10.癌症并不总是癌症
一个医生可能犯过的最大错误就是对癌症的误诊。癌症总是令人恐惧的,有些地方甚至忌讳提到这个词,而医疗团队却以一个信条赖以为生:早期诊断。癌症发现得越早,治疗起来就越容易。但这样的热忱却极易导致假阳性错误(false positives),而且对根本不存在的疾病加以治疗是极危险的。
那并不是我们瞎编的。乳房X光检查就容易误诊出乳腺癌,因为乳房的任何一点小异常就可能会被视为肿瘤。最常见的要数对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的误诊。尽管有“恶性肿瘤”的存在,乳腺导管原位癌也不会真正癌变;只有在极少的情况下,它才会病变成癌症,而且不管这些患有乳腺导管原位癌的人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治疗,他们几乎都活了下来。
但当医生统计癌症事例时,他们通常会将乳腺导管原位癌纳入其中,目前美国就有30%的乳腺癌“病例”。此外,当被诊断出患有此病,多数人都会选择“不必要甚至有害健康的治疗”,而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这种治疗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远大于“癌症”本身。
9.一些疫苗接种失败
2012年,美国出现自1955年以来最严重的百日咳疫情。考虑到我们已经使用百日咳疫苗长达50年,因此这次百日咳疫情的爆发相当奇怪。百日咳有两种病原菌,即百日咳博多氏杆菌和副百日咳博多氏杆菌,但百日咳疫苗——DTaP 疫苗——却只针对百日咳博多氏杆菌这一种病原菌。这似乎也并不坏。能对抗一种病原菌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是这样吗?
这样的看法不完全正确。这些年来,我们总是专门致力于对抗其中一种病菌,而另一种病菌则伺机活跃起来,以致接种疫苗会促使副百日咳博多氏杆菌的肺部感染率上升到正常情况下的40倍。并且最近,此种疫苗的效果远没有所预想的那般好。201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建议接种两倍剂量的百日咳疫苗,他们声称如果想要接种的疫苗奏效的话,那么起初注射过三次疫苗的人还要再注射三次。
那是因为这些疫苗实际上会强化体内病菌。它们虽然并不能重建人类基因组(你也许对疫苗可能导致孤独症的看法嗤之以鼻,认为其是危言耸听的胡扯),但却能刺激病菌突变。中国以一种糟糕的方式明白了这点,他们发现他们的乙肝疫苗会促使病菌以正常情况下的两倍速度发生突变。我们在流感病毒上也见过同样的情形——疫苗基本上是为病菌的繁衍提供燃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