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用的最多的地方,可能是诺贝尔奖。那么,咱们来梳理一下,到底哪些既是“华人”、又是“中国人”得过诺贝尔奖。
1,先说几个“伪中国人”
丁肇中(1976年物理学奖),在美国出生,自动获得美国国籍。
李远哲(1986年化学奖),1974年加入美国国籍,1994年放弃美国国籍,获奖的时候是美国人。
朱棣文(1997年物理学奖),在美国出生,自动获得美国国籍。
崔琦(1998年物理学奖),加入美国国籍时间不祥,但肯定早于1998年。
对于这4个人,诺贝尔奖主页上的介绍写的是USA。别激动,中国人不要自豪。
2,然后说一个“我不是中国人”
钱永健先生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大陆一些媒体纷纷强调“钱永健是钱学森的侄子”。那时我才知道,诺贝尔奖是要看重侄子关系的,那么,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叔叔、大伯、阿姨、姑姑、舅舅、二大爷、三姥爷的国籍是否都应该强调一下呢?
某些爱国人士欢呼雀跃,以为钱永健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恨的是,钱永健这个家伙,完全继承了美国人民的诚实与直率,他很严肃认真地说“我不是中国人,我是美国人”,让中国的爱国人士非常失望,简直要说钱永健数典忘祖了。
3,再说一个“曾经是中国人”
高行健,凭借小说《灵山》获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主页上的介绍写的是France。高先生1997年加入法国国籍。
高行健未能享受“美籍华人”待遇。他获奖消息传来,国内某些人不但不欢呼,反倒说高行健水平太差,不该获奖。真是奇怪。
搞得法国人都看不下去了,说你们中国人干嘛污蔑我们法国人。
注意,高行健获奖的是中文小说,中国人本应“自豪”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