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回应:
中国建设银行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人民币设计是严肃的事情,上面的图案有些是有其意义的,还有一些是为了防伪或是为了美观。不过,对于网友所称人民币图案中藏着猫的说法,他认为这只是一个巧合。
针对“是否存跪拜猫”、“图案究竟是什么”一事,2012年2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回复称,经查,所谓“跪拜猫”图案实为湖北江陵县雨台山出土的战国时期漆器上的图案,该图案是百元人民币背景图案组成部分,既不是网友反映的“跪拜猫”,也不是公众防伪要素,“据专家称可能是几何纹云图案,但具体是什么,有待考古等专家论证。”
专家说法:
钱币专家袁银龙称,对比我国发行的五代人民币图案,以古代元素为背景的并不多见。“第五代百元人民币上出现战国漆器图案等古元素,反映了国家对我国灿烂辉煌的古文化的重视”。
袁银龙称,中国早期人民币图案多以工人、烟囱、桥梁、飞机、军舰等为元素,反映社会发展和建设图景;之后则多以少数民族人物为元素,反映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等;第五套人民币则纯粹以国家领导人头像为根本元素。
事件链接:
“网友们发现的钱币‘暗记’,其实在过去并不罕见”,河南省钱币专家袁银龙介绍,1944年,由汪精卫成立的日伪政府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200元面值纸币上,就留有极小的英文缩写暗记“US—AC”,“是‘美国来了’的意思。实际上反映了广大人民仇视日寇的心理。”袁银龙称,当时美国与中国结成抗日同盟,该纸币的设计者是上海人,其爱国情怀尽显无遗。
人民币上的跪拜猫
袁银龙表示,暗记在印刷伪造技术尚不发达时确实起到了防伪作用,但在今天其防伪作用已有所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