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正月初九下午3时许,表弟康民来到表哥家拜年,却见大门紧闭,敲门好一会儿才听到东侧房门发出吱嘎的响声,表哥急匆匆拉开门,显得有点不好意思,赶紧招呼客人进屋烤火。
表嫂的拖鞋穿反了,急忙将凌乱的被子往墙跟前一推。表哥忙着给客人递烟倒茶,打着哈欠说:过年回家就想睡觉,本来初八就动身了,可你嫂子硬要多留几天,“最迟也得在正月十二动身,不然老板就要躁了。”
表哥是商南县赵川镇人,今年34岁,12岁的大女儿上初一,儿子4岁上幼儿园,家里还有78岁的老父亲。去年6月,表哥从山西大同煤矿回家收麦子,给媳妇送了一部智能手机。夫妻俩从玩微信聊天,又摸索出了视频聊天。经常视频,工友笑他“没出息”。
中国人讲究过年,为了大年三十这顿年夜饭,身在千里之外的亲人都要赶回家团圆,尽管一票难求,但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回家团聚。其实过年还是那些花样:放鞭炮、年夜饭、压岁钱……只是比以往丰富了许多。而对成了家却长期两地分居的夫妻来说,这十几天相聚格外珍贵。
城镇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用疏远的亲情和“性福”换取了家庭的生存资本,却也让亲情的维系变得艰难,逐渐暴露出来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问题,亦是如此。
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有4700万留守妇女,在家务农、带孩子、赡养老人,丈夫则远在千里之外。常年牛郎织女般的生活,大多数农民工只能在正月里享受夫妻生活。
在“性福”与生存之间,大多数农民工选择了后者。这种畸形的发展模式引发了大量的社会问题,在落后山区几乎每个村子都有离家出走的女人。
夫妻长期分居,更造成了双方巨大的身心伤害。一位35岁的妇女对此表示,“都这把年纪了,还想那种事!都不容易,要挣钱过日子”,她甚至能容忍男人在外面有性生活。只要男人爱这个家,养活我们母子就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