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定义“米”作为基本长度单位

2013-11-21 16:17 历史上的今天

《法国定义“米”作为基本长度单位》事件发生于1791年03月25日(农历:辛亥年二月廿一)。

点这里查看更多关于03月25日的历史大事件

在222年前的今天,1791年3月25日 (农历二月廿一),法国定义“米”作为基本长度单位。

米是世界上用得最广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1米等于100公分,等于1公里的千分之一,合3市尺或者6英尺8英寸。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长度单位米的出现与法国大革命、与地球周长的关系密切,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藏匿其中的趣闻。

遗憾的是,从事测量工作的天文学家出现了小小失误,导致1米的长度比定义中的长度缩短了0.02毫米。后来,人们通过卫星的精确测量发现,从地球极点到赤道的经线长为10,002,290米,不是梅尚测量的10,000,000米,就是说长度标准单位1米比规定的长度短了0.02毫米。著名科普作家肯·奥尔德曾在《万物的尺度》中披露说,梅尚返回巴黎以后,发现他的测量有错误,因为在两个夏季里,他在同一地方的测量结果不能吻合。这一失误产生的负罪感一直纠缠着梅尚,使梅尚日夜不宁、精神几乎濒临崩溃。为修正错误,他再次赴野外测量,结果因患疟疾死于途中。

肯·奥尔德认为,这种误差是测量仪器表面细微磨损造成的。而且,即使没有测量误差,梅尚和德朗布尔所制定的目标也无法实现,因为他们认为地球是规则球体的假设是错误的。地球不是标准球休,加上它的表面还有高低起伏。但是,梅尚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于是发生了本可避免的悲剧。

时代的进步,使人们认识到以实物为基准的标准米尺,越来越难以满足精确测量的需要,于是一种不会损坏的自然基准便应运而生。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界重新对米进行了定义。新标准规定,在真空中,氪86(氪一种同位素)发出各向同性的橙色光波长的1,650,763倍为1米。较之铂铱合金标准米尺,它更准确。1983年,国际计量局又将米定义为:真空中的光,在299792.458分之一秒内通过的行程长空为1米。用自然光波波长来定义长度的基本单位,不仅使“米”更具时代精神,更准确,也更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所以被科学界视为计量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